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啞叭河下五穿越 “氣龍”十月入京西

2013-08-0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可向西北熱電中心年輸氣27億m3 將替代燃煤367萬噸

    西六環外,蒼翠的燕山余脈之間,一條16.3公里的“巨龍”穿山越河,蜿蜒伸向京西高井。這條“巨龍”送來的不是清洌的甘露,而是京西發電供熱用的清潔能源——天然氣。

    再過一個多月,也就是10月份,這條傳送綠色能源的“巨龍”合龍之后,位于高井地區的北京西北熱電中心兩大電廠——高井熱電廠、石景山熱電廠將啟動6臺350兆瓦熱電機組,在提供充沛電力的同時,還將為京城西部40余萬戶居民提供冬日熱源。

    臟水溝下的燃氣管

    “天然氣管要埋在排污溝下?”不僅記者,連施工人員初次聽到方案后都很吃驚。在河溝底下埋設天然氣管線,不能采用開挖方式,只能暗挖,還要考慮防滲、沉降等因素,施工難度很大。

    北京燃氣集團工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王炬煒攤開地圖,記者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西北熱電中心兩座電廠附近如今已是建筑密布的城區,除了這條溝,可選擇的余地很小。“總不能把道路挖開再鋪設燃氣管線吧,那樣對市民的影響就太大了。”

    選擇了高井溝這條位于石景山區西北部,流經五里坨、廣寧等地區的排水溝,就等于給自己出了個大難題。“高井溝不能開挖,只能打豎井暗挖。”王炬煒說,高井溝沿線共設29座工作豎井,工人們要在每兩座工作豎井之間“對挖”實現整體貫通,完成燃氣管線敷設。而受溝底地質條件限制,挖掘機械經常無法施展,勞動強度極大的人工挖掘成了這段管線施工的最大難題。

    走下十幾米深的豎井,首先感到的就是黑暗和潮濕。“小心腳下的卵石,別崴腳!”話音未落,工人師傅手中的風鎬便發出巨大的噪聲,碎石屑伴著煙塵滾滾而來。管隧便這樣一米米地推進。

    一旁,還有一名工人什么活兒都不干,專門盯著管壁。“他的責任最大!”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段管隧途經多卵石路段,一些危險的地方雖提前注漿加固,但仍隨時可能塌方,所以才在掘進中專門安排人員盯守。

    啞叭河下的五次穿越

    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管線工程的“戰線”只有16.3公里,卻因地形關系需要穿越各種“障礙”。管線從牤牛河北岸出發,向東穿過六環路拐彎向北,再穿越永定河、京原鐵路、阜石路,沿高井溝鋪設至熱電廠。共計穿越鐵路、道路、河流21處,其中包括道路6處、河流10處。

    由于選址受地形限制,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管線不得不與啞叭河相伴而行。曲折蜿蜒的啞叭河,一時難住了技術人員,“我們總不能把管線也建得七拐八拐的。”

    經過論證,技術人員最終決定選擇裁彎取直,力爭讓管線沿直線敷設。這樣一來,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管線便5次從啞叭河下穿行而過。

    穿越啞叭河,還只是次數多,而穿越永定河則是“顧慮多”。永定河及永定河綠色生態景觀大道是首都著名風景區,施工須確保不破壞永定河的生態環境和永定河風景區景觀,穿越審批非常嚴格。

    幾經踏勘,設計人員最終選擇深挖這一方案。“有多深?河底向下10米以下才進行暗挖。”王炬煒告訴記者,穿越永定河的管隧,最深挖深達17米。為保證河水不必要的遺漏損失,部分地段的永定河河底敷設了防滲膜。

 臥龍崗上的燃氣“吸管”

    炎熱的夏日,在冰鎮飲料中插入一根吸管,猛吸上一口,頓覺大快朵頤?墒牵c飲料杯中幾乎同狀的燃氣“吸管”卻是首次在北京施工。

    門頭溝永定鎮臥龍崗,外人對此最深的印象就是公路上的一個隧道。而向西北熱電中心輸氣的管線,就在這個隧道的旁邊“爬山”。

    燃氣管線鋪到臥龍崗前,需要翻過這個不高的山頭,再下穿已經灌水的西峰寺溝,最大落差40米。“野外施工,這不算啥。”但技術員小張到現場一看卻傻了眼:蒼翠掩映下的臥龍崗居然是座石頭山,還是堅硬程度僅次于花崗巖的礫巖!

    石頭山也沒啥,用火藥炸唄?煞_施工圖一查,旁邊還有其他需要保護的管線,不能用爆破手段。更要命的是,由于山體坡度大,大型挖掘機械很難吊裝到位,也很難保證輸氣所需要的壓力。“要想打個40米的豎井,我們恐怕得干到年底,搶在供暖季前通氣就會受到影響。”

    咋辦?在研究了山體結構后,技術團隊最終決定在臥龍崗頂上向下豎直開挖22米,然后再以7°的傾角向西峰寺溝開掘106米長的管隧。而這樣的形狀,畫在施工示意圖上,完全就是一根吸管。

    “4天推進1米,從開工到現在,我們只挖了8米。”從井中鉆上來,風鎬手李師傅滿身是灰。全人工的掘進速度非常緩慢,最慢的一天只推進了20厘米。在掌子面上,5名工人同時開工,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期待能找到加快開挖速度的辦法。

    夜幕,伴著小雨拉黑了頭頂上的天。而京西16.3公里的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管線工地上卻依舊燈火通明。他們要在冬天到來之前建成每年能送來27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管線,替代燃煤367萬噸,減少煙塵1.4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24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