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一個小工位也能注冊公司

2013-10-0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本市首批十一家集中辦公區掛牌

    日前,創新工廠、車庫咖啡、“厚德創新谷”等11家全市首批政府正式批準的創業期科技型企業集中辦公區在海淀正式掛牌運營。今后,即使只有一個小小的工位,創業者也有望順利實現工商注冊了。

    一年前從大學畢業后,易旭沒有選擇就業,而是與另一個大學好友一起建立了一個小小的創業團隊,開發一款手機流量管理軟件。為了節省創業成本,他們3個團隊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點,都是在自己租住的一間70多平方米的民宅里進行。

    “想繼續發展肯定得注冊公司,跑了好多地兒,咨詢了好多人,都說我住的民居不屬于能進行工商注冊的地址?杀本┈F在的寫字間,每個月至少得數萬元,哪里吃得消啊。”易旭說。

    海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根據工商部門的規定,要想注冊公司、拿到營業執照,必須要有明確的經營地址。這個地址,要么是企業自有產權,要么是企業已簽訂長期租賃合同。這對“辦公無定所”的小型“草根”創業團隊來說,無疑是一項很高的運營支出。

    首批集中辦公區掛牌后,易旭這樣的初創團隊,如果入駐本市的集中辦公區,只要一個小工位就能注冊企業了。

    其實,中關村核心區此前已經有部分孵化器“先行先試”,為入駐的初創企業提供集中辦理工商注冊等辦公服務。集中辦公區正式掛牌后,企業為創業團隊提供的集中辦公服務將從“志愿”性質變成“義務”性質,創業者將享受更為規范的服務。

    在中關村核心區鼎好大廈的八層,幾年前的電子賣場,已被一個個移動互聯網的高科技公司取代。去年年底,一個名為“厚德創新谷”的專業孵化器入駐鼎好大廈,其中開辟了2300平方米的面積,供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初期創業團隊入駐。“由于‘厚德創新谷’的創辦者此前有創辦孵化器的經驗,加上長期與政府、工商部門的磨合與溝通,入駐孵化器的企業要想通過我們,向中關村西區辦、工商部門提交用工位注冊企業的申請也可以實現,但今后,越來越多像我們這樣的孵化器也能為企業提供這種服務。集中辦公區將成為核心區普惠性的政策。”“厚德創新谷”相關負責人劉曉帆說。

    集中辦公區的嘗試只是本市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努力的一部分。“高科技企業現在受到的優惠政策已經很多,但是像知識產權機構這樣的科技服務業企業卻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我們今后會讓科技服務機構也能享受類似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中關村海淀園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關村核心區將在2015年實現科技服務業總收入3000億元,增加值600億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