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e世界數碼廣場是斥資25億元人民幣打造的中關村標志性建筑,位于中關村核心區域。中關村e世界電子市場于2006年7月29日盛大開業,總營業面積為6萬平米,是位于中關村核心區業態最完善、全國最大的單體電子商城。 數碼廣場擁有商鋪2000多個,其中囊括了如聯想、惠普、三星、索尼、戴爾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形象、體驗店及全國首家旗艦店。
我是在2005年10月份,經石景山國資委的友人聽說了這個項目,當時最小單位是一個鋪位,建筑面積9米,使用面積5米,價格為35萬元。其他鋪位因環境,以這個最小單位加倍逐級遞增,如使用面積10米、20米,20米可以做一個精品柜了。他向我宣傳,說這個項目身邊很多老板買了,搞計算機賣場很有前景,計算機銷售利潤較高,還說海龍和鼎好的鋪位租金都在萬元以上,一鋪養三代等等。開業頭5年包租,給8%的利潤,5年后自己經營。我當時因膽子小,所以沒有投入。現在看真是慶幸。現在的情況是e世界經營環境非常差,大量租戶撤離。
==================================================================
(分割線,以下為引用新京報的報道)
據了解,中關村e世界地下一層靠近電梯處10平米左右的鋪位,租金為1500元/月,折合約5元/平米/天。經營數碼相機的商戶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其所在的地下一層鋪位租金僅4.2元/平米/天。而在鼎好電子大廈,同樣是臨近電梯的地下一層10平米的鋪位,每月租金27000元左右,約90元/平米/天。
租戶介紹,在中關村眾多電子商城中,相較于附近的鼎好、海龍、科貿和太平洋數碼廣場,中關村e世界的租金最為低廉,平均租金為鼎好大廈的1/18,是海龍大廈的約1/17。
中關村e世界身處中關村這個繁華的IT產品聚集地,緊挨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毗鄰中關村眾多購物中心,地段并不比鼎好、海龍差,但租金低廉至此頗令人驚訝。對比北京其他傳統商圈,這樣廉價的租金也絕無僅有。商戶表示,即使租金僅千余元,中關村e世界電子賣場也乏人問津,整個地下一層空置率達六七成。
說法 商戶稱管理混亂
銷售手機的商戶朱先生告訴記者,正是由于中關村e世界租金低廉,去年他同朋友才將生意從鼎好轉移到此。“這9個多月一直在后悔,不該圖租金便宜。生意極差,銷售量跟在其他賣場時比差了3倍多。我們想轉讓,但一直沒人接手,租期一到我們就搬走”。他還表示,抱同樣想法的商戶不在少數,“賣場缺乏人氣,違規收費,管理混亂,在這里很難盈利”。
采訪中多位業主普遍認為,無法盈利是大批商戶撤離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則是賣場違規收費嚴重,管理混亂。
商戶陳女士告訴記者,商戶初來時,市場部多會收取培訓費、工服費、胸牌費、保障金等費用,還有一系列罰款規定,但簽署合同時,合同上并未注明罰款項目,為何罰、如何罰。記者了解到,近日中關村e世界市場部開始向業主征收10元/平米/月的“綜合管理費”,遭到許多業主的抵制。
昨天,中關村e世界市場部總監楊明新表示,中關村區域的其他電子賣場沒有將商鋪出售,其產權為自有,市場管理成本費用可以依靠租金收益解決。而中關村e世界的開發商早在項目完成時就已將項目的賣場、寫字間分散出售,地下一層到第四層賣場的產權分布在1100多個業主手中。作為管理運營商的市場公司,只有收取市場綜合服務費作為其運營成本,而這也是唯一的收入來源。
根源 產權分散導致陷入困境
業內人士認為,散售模式導致產權分散正是中關村e世界此時陷入困境的根源。北京高策房地產顧問機構董事長李國平表示,出售商鋪無論對開發商還是運營方而言,都是飲鴆止渴。他分析稱,賣場的商業價值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育,而散售后沒有統一的經營、招商和管理,商業價值很難得到提升。北京多數散售項目,如建外SOHO、三里屯SOHO等,與其周邊世貿天階、三里屯village等相比,商業價值較低。
RET睿意德執行董事張家鵬認為,散售模式下小業主把控話語權,往往只考慮自身租金利益,對賣場的整體布局和諧調性缺乏考量和把控,會導致賣場整體失調。同時,缺乏統一的機構進行規劃、服務和有效管理,將影響賣場的長足發展。
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也表示,諸如中關村e世界的案例不鮮見,散售模式的項目應對性較差,難以進行針對性的轉型。業內人士認為,若要改變目前低租金、高空置率的狀況,中關村e世界可以借鑒鼎好的成功經驗,但首先須將分散的產權進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