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買房不掏錢?記者調查顯示“虛假按揭”并未銷聲匿跡

2013-10-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買房不掏錢?銀行辟謠稱不具操作性,不過記者調查發現——

    “虛假按揭”并未銷聲匿跡

    “現在買房子,傻瓜才掏錢!”近日,一條消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流傳。發帖人引用朋友的例子,聲稱可以“不掏一分錢,從銀行不斷轉貸購房”。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可能是真的嗎?記者昨日走訪多位銀行業人士獲悉,銀行業對于轉貸的風險控制非常嚴格,網友的這種說法屬“憑空想象”,不具操作性。

    網帖熱傳

    不花一分錢也能買房?

    在這則網帖中,發帖人用自己和朋友的對話,繪聲繪色透露了其好友“買房不掏錢”的秘密。

    “你買了多少套房子,多少間鋪面?”“房子22套,鋪面12間。”好友李明炫耀似的答道。“那你花了多少錢呢?”我問。“現在買房子,傻瓜才掏錢!”李明鄙視地看著我。

    這位發帖人說,李明第一次買房時,雖然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全款,但還是不愿意那么多的現金被房子壓死。那時,正流行“零首付”,于是,李明一分錢沒花,貸款18萬元買了房,貸款期限為一年。一年期滿,要還房款和利息了,李明又找到老關系——銀行的信貸部經理。當他吞吞吐吐地把“延期還房款并另外新增貸款”的要求說出來后,沒想到,信貸經理卻詭秘一笑,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信貸經理給李明出的主意很簡單:讓李明的妻子以兩倍的價格,貸款買李明的房子,貸款期限也是一年。如果到時不能還款,怎么辦?

    “被銀行收房,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關鍵是除去稅費后,我還憑空白得了17萬元。不,這17萬元我可不能一個人得,我至少要分給信貸經理5萬元。”網帖中,李明后來的買房經歷都與此類似,也就是:堅決不掏一分錢,全部用銀行的貸款買房子;然后,如果遇見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房,那就高價賣給他。如果一直沒有投資者買房,那就不斷地把自己的房子加價轉貸給自己,不斷用銀行的錢來還銀行的債。

    銀行辟謠

    多重監管下“套利”癡人說夢

    這種通過“轉貸”不斷從銀行套利,不花一分錢買房的行為真的可行嗎?在多位銀行業人士看來,這種手法幾近于癡人說夢。

    “首先得明確一點,所謂的‘零首付’早就沒有了,現在監管部門對于貸款要求非常嚴格,二套房貸首付甚至都提到了7成,怎么可能還會有這種方法。”某國有大行個貸部負責人李先生表示,所謂的“不花錢買房”完全是憑空臆想。

    而針對帖子中“將房子加價轉貸給親人”再從銀行套利的說法,同樣被銀行斥為“完全不可能”。“首先我們銀行沒有零首付的業務。再有,房屋轉貸的話,銀行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需要提供一系列手續。”一家商業銀行個貸部工作人員表示,帖子中“以兩倍價格讓他的妻子買下這個房子”的說法存在嚴重問題。“轉貸的時候,房子的價格是需要評估的,不可能隨意定價。而且轉貸給妻子這也不合規定。”

    “貸款過程中,對于房子價格的評估、審核有很多嚴格程序,不是個人決定的事情。”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銀行不僅從來沒有零首付和轉貸這些業務,在二手房出售過程中,也必須把原有貸款還清才能夠繼續貸款。

    “這種現象應該是網友自己憑空想象寫出來的。”李先生表示,在目前的北京貸款市場,這種做法不具有任何可操作性。

    “現在的銀行系統全部聯網,每次房貸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肯定沒有那么容易就輕松貸到款;銀行有房屋價格評估系統,也不可能讓你在轉貸的時候隨意定價;再有,你是否有逾期還款的不良記錄,如果不還款被銀行收房,那再買房時就不可能再貸到款。”銀行工作人員吳女士表示,這種“套利”手段在多年前各家銀行沒有聯網、個人沒有信用記錄,同時再找銀行“內鬼”幫忙的情況下,有可能鉆漏洞,現在已經沒有可能性。

    現實揭黑

    仍存“騙按揭”空間

    網帖用“現在買房子,傻瓜才掏錢!”的標題,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在業內人士的分析下,這種套利方式被證明已經沒有運作空間。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虛假按揭”現象已經銷聲匿跡。

    今年9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房地產商,通過虛構房屋或商鋪的銷售事實,在近3年的時間里,借用363人次的身份證陸續在交通銀行中山分行辦理了360多筆虛假按揭,騙取貸款1.47億元。而且,部分身份證“出借人”稱根本不知道身份證被冒用去貸款。近日該虛假按揭窩案的民事訴訟已經在廣東省中山市陸續開審。

    2009年,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報告顯示,6家銀行的一些基層分支機構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虛假按揭貸款以及向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提供貸款215億元,向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未經批準立項的投資項目發放貸款106.9億元,因貸后監管不嚴有43.6億元信貸資金違背貸款用途。

    銀監會此前發布的《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貸款人必須堅持面談面簽制度,確保貸款的真實性,把握借款人交易真實、借款用途真實、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真實,嚴防虛假按揭業務的發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