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月全食天象奇觀10月8日登場。天文專家表示,這次月全食對中國的觀測者來說,是今年能觀察到的唯一一次食現象,而且我國全境觀測條件都非 常不錯,不容錯過。屆時,只要天氣晴朗,我國幾乎所有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掛夜空的迷人景象。
月食分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種。地球陰影的中間部分稱為本影,本影周圍是半影。月亮進入地球半影發生半影月食,月亮一部分進入地球本影發生月偏食,月亮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則發生月全食。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表示,在這3種月食中,當屬月全食最為好看。此時,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并不是從空中消失,而是呈現難得一見的古銅色,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紅月亮”。
一次月全食有初虧、食既、生光、復圓等幾個重要時間點。其中初虧是指月面剛開始進入地球本影的時間,標志著月食的開始。食既為月面完全進入地球 本影的時間,生光為月面開始移出地球本影的時間,從食既到生光的階段為月食的全食階段。復圓為月面完全移出地球本影的時間,也意味著月食的結束。
趙之珩介紹說,本次月全食的初虧為北京時間8日17時14分,食既為18時25分,生光時刻為19時25分,復圓時刻為20時35分。其中,最 精彩的全食時間長達近1小時。“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國幾乎全境可看‘帶食月出’。”我國公眾上一次迎來觀測條件不錯的月全食是2011年12月 10日,下一次是2015年4月4日。
專家解讀
月全食為何現“紅月亮”?
10月8日,農歷九月十五,月圓之際我國公眾迎來了觀測條件非常好的一次月全食。為什么月食總是發生在滿月之時?全食時月亮為何會呈古銅色,即所謂的“紅月亮”?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天文專家。
專家介紹,發生月食的條件是,月球必須位于地球的背日方向(地影所在的方向),即位于日地連線的延長線上。在一個朔望月(29.53059天)內,只有逢“望”的日期,月球才有可能位于地影所在方向。因此,滿月是發生月食的必要條件。
但是,大多數望日都不發生月食,這是因為:“望”只表明日月的黃經相差180度,而要發生月食的天象,還須要它們的黃緯相等(或相近)。這就要 求月球和太陽同時位于黃白交點或其附近。如果日月相沖時,二者卻不在黃白交點附近,那么,逢“望”時的月球也只是從地影頂端的南北越過而不進入地球本影。
月全食時,月亮并不會完全消失,而會呈現出古銅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紅月亮”。月全食時,月亮為何會變身為“紅月亮”呢?
天文專家解釋說,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各種顏色的光線混合成的。當太陽光經過地球上的大氣層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時候, 它們都受到大氣層中極其微小的大氣分子的散射和吸收。像黃、綠、藍、靛、紫等色的光波比較短,在大氣中受到的散射影響比較大,它們大部分都向四面八方散射 掉了;紅色的光線波長比較長,受到散射的影響不大,可以通過大氣層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時,公眾看到的月亮是暗紅色 的,即所謂的“紅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