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第三產業資產117萬億 比五年前增長88%

2014-12-26  來源: 北京晚報
[字體: ]

北京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統計局副局長吳萬標今天介紹,2013年,北京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量達117 萬億元,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資產總量的95.8%,比2008年的二經普增長88.1%。數據同時顯示,2013年,北京市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9.6 萬元/人,是二經普的1.8倍;實現利潤1282.9億元,是二經普的2.3倍。

  法人單位 57.9萬個

  2013年末,全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57.9萬個,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總數的91.8%,比二經普增長76.9%。

  從行業分布看,法人單位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別為19.1萬個、13.5萬個和7.1萬個,以上3個行業占第三產業法人單位的68.6%。

  與二經普相比,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法人單位增加較多,分別增長2.7倍、2.6倍和2.5倍;而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單位數量增速較低。

  吸納就業 894.7萬人

  2013年末,全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894.7萬人,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總數的80.5%,比二經普增長45.3%。

  從行業分布看,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為147.8萬人、141.7萬人、95.2萬人和93萬人,以上4個行業占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53.4%。

  與二經普相比,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增加較多,增長99.4%;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緊隨其后,分別增長72.3%和68.7%;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增速較低。

  資產總量 117萬億元

  2013年,全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量117萬億元,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資產總量的95.8%,比二經普增長88.1%。

  從行業分布看,資產總量主要集中在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分別為87.3萬億元、11.8萬億元和4.7萬億元,以上3個行業占第三產業資產總量的88.7%。

  與二經普相比,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的資產總量增長都在2倍以上;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的資產總量增速較低。J029

  前11月北京網售1267.4億

  今天的北京市三經普發布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市網上零售由2010年的120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926.8億元,今年前11個月,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267.4億元,同比增長68.3%,網上零售額5年間增長10倍多。

  電子商務已成為拉動首都消費增長的新引擎。今年1至11月,網上零售額占比達到15.4%,對社零額增量的貢獻度達到79.3%,拉動社零額增長6.8個百分點。

  北京市一直領跑中國內地的電子發票試點工作。2013年6月27日,中國內地首張電子發票在北京誕生。目前本市京東商城、小米科技、國美在線、快樂購、新七天、錘子手機、上品折扣等7家試點企業共開具電子發票4400余萬張。

  本市通過在社區、高校設立共同配送站點,依托信息化管理平臺,進一步優化物流配送流程,降低配送人工成本。目前已對接電商、快遞等各類企業近40家,日均配送量4萬余單。

  新聞名詞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包含的行業門類最多,主要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 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 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