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輿情監測系統顯示,今日最熱新聞事件前五名分別是:
序號 |
題目 |
來源/首發媒體 |
參與數 |
地域 |
1 |
大爺嫌公交停車離站臺太遠 朝司機丟手榴彈 |
網易/浙江在線 |
206100 |
浙江 |
2 |
上海踩踏發生時黃浦區部分領導在附近吃大餐 |
網易/新京報 |
161641 |
上海 |
3 |
山東曝販嬰新手段:地下產房現產現賣 |
騰訊/央視 |
25975 |
山東 |
4 |
新華社揭官員休假式服刑:宣判當天“保外就醫” |
搜狐/新華網 |
25789 |
全國 |
5 |
深圳一落馬官員東莞嫖娼40余次 帶行賄人買單 |
搜狐/深圳新聞網 |
11588 |
廣東 |
□落馬官員頻現“休假式服刑” 網民:緣于制度設計尚存“后門”
(圖片來源:網絡)
新華網報道,假釋變成“提前釋放”,保外就醫成了“保而不醫”,監外執行相當于“重獲自由”,身負命案監外執行后竟再殺人……權威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超過800“逍遙獄外”者被重新收監。
@海口法官:新刑訴法中的偽證罪,只懲罰在刑事訴訟中醫生出具的假鑒定,但對于在審判之后的保外就醫中的造假者,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缺少透明公開的程序,極易使得“監外執行”成為“法外之地”。
@新華網:違法“監外執行”對于司法公平、公正的危害性不容小覷,要杜絕自己人查自己人,使一些人難以插手,才能遏制“監外執行”亂象。
@趙建平律師:避免“監外執行”還要針對特權服務對癥下藥。提高違規者的違法成本,完善監獄的醫療救治體系,減少監外執行需求,可以有效減少“保外就醫”過程中的尋租空間。
□河北多市霧霾限行尾號不統一遭網民調侃
新華網消息,因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河北省10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應急響應,并從12日起實施機動車尾號限行。然而,雖然河北省已公布將實施全省統一的限行尾號,但各地的政策卻不一樣。
@河北網民:一個省的幾個市還整出這么多不一樣,串門子走個親戚都不省心。
@湖南長沙:并非是仇富心理,而是這樣的政策一旦被確定,勢必會相應出臺汽車限購令,即便是嚴格限購搖號,家庭限數,也只是有效限制了無權無錢無勢的下層百姓。
@漂流的小雞:鑒于目前“國內安全形勢如此嚴峻”,強烈建議以后:單眼皮單號出行,雙眼皮雙號出行,戴眼鏡的按故意遮擋號牌處理,假雙眼皮按套牌處理。
警惕“蒼蠅式腐敗”侵蝕民生
(圖片來源:網絡)
【事件回放】
綜合媒體報道,河南襄城縣一名官員丁某,利用自己縣愛衛辦主任的職務之便,在農村改廁項目中虛報改廁數目,貪占國家補貼8萬余元用于個人消費,日前一審以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近年來,家電補貼、生豬補貼、柴油補貼等多項國家補貼涉及生產生活的多方面。然而原本是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為部分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荒唐”套取國家補貼手段層出不窮。
【輿情傳播情況】
圖1.“‘奇葩’騙補”相關輿情信息走勢圖(不含微博)
如圖1所示,自從媒體報道了“原本是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國家補貼,卻成為部分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一事后,網民對此表現出強烈關注。一時間“騙補”、“腐敗”等熱點輿情標簽在報道標題中被強調。從趨勢圖可見,整個輿情信息量自1月11日不斷上升,持續發酵。截至01月13日下午15時,總計輿情信息量約為5356條。
圖2.“‘奇葩’騙補”相關輿情熱敏指數圖
熱度指數:衡量該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的關注度,該值越高,網民關注度越高。
敏感指數:衡量該事件的安全穩定值,該值越高,意味著危害程度越高。
熱敏指數:由熱度指數和敏感指數加權而來,衡量一個事件是否應該引起重視。值越高,預警力度越強。
(注:數據來源于新華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2015年01月13日)
【輿論觀點】
網民認為,這種從百姓“救命錢”中剜肉的揩油之舉,不僅有礙社會公平,還將嚴重干擾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無疑會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嚴重影響干部在群眾當中的形象。
網民“唐亦瑭”:原本是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為部分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如此“奇葩”“荒唐”套取國家補貼手段著實令人震驚。
@長江網:“蒼蠅式腐敗”直接侵吞國家財物和補貼,嚴重損傷百姓的切身利益,百姓對此深惡痛疾。試想,連廁所、低保補貼都看得上眼的官員,還有什么貪腐的事情做不出來?
網民認為,“奇葩”騙補之所以層出不窮,一方面與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的失責失職有關,另一方面源于部分領導干部的不正心術。
徐行(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騙補案件的發生,首當其沖的責任方是監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騙補成本低,大多數拿到補貼的機構或者個人都抱著僥幸心理,存在能騙就騙、罰不責眾的想法,造成騙補現象在各行各業時有發生。
網民“毛開云”:“蒼蠅式腐敗”案件頻發,說到底還是監管出了問題。“蒼蠅”腐敗的種種伎倆,無非包括欺上瞞下、內外勾結、利益瓜分等。不管哪一種伎倆,都與監管脫不了干系。
網民建議,斬斷這種“奇葩”騙補,蒼蠅式腐敗,除了對專項資金的投入和發放公開透明,還應利用互聯網平臺,實施全民監督。
@荊楚網:要斬斷伸向國家補貼的黑手,除了要加強審核,施行“實時跟蹤監督”,推動國家補貼發放的“陽光運行”外,更應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從嚴問責。如此,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有效遏制“奇葩”騙補和貪污腐敗事件的發生。
張翔(福建師范大學教師):防止基層腐敗必須加強對民生領域專項資金的監管,各地應將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專項資金投入和補 貼資金發放的全過程,可利用互聯網平臺,將所有民生資金的發放名單、流程和政策完全公開,并放開查詢,通過“全民監督”形成遏制基層貪腐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