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國家大劇院開啟第七屆五月音樂節公益演出 雅樂進古村

2015-04-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門頭溝齋堂鎮的鄉親們昨天(22日)開了眼界:鎮上的柏峪文化劇場里來了一群藝術家,打頭的是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他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青年 演奏家們一起在這里上演了一場古典樂音樂會。在家門口欣賞到古典樂演出,還是有名的大腕兒來獻藝,對村民們來說這可是頭一遭。這是國家大劇院第七屆五月音 樂節的首場公益演出,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高雅樂音將飄到京城許多角落。

    說起來,齋堂鎮是個和文化很有淵源的地方,這里是地方戲曲“燕歌戲”之鄉,此次演出所在的文化劇場,平時最常上演的就是戲曲節目。藝術家們 結合當地特色,來了一場中西合璧的演出。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之《春》,靈動跳躍的音符,仿佛讓村中的一磚一瓦都有了鮮活的生命;《良宵》《茉 莉花》《梁祝》等民族作品,則讓大家覺得親切動人。主持人穿針引線的解說,鄉親們慢慢發現,古典樂其實沒那么高不可攀,也沒有想象中的枯燥;當《花兒為什 么這樣紅》的經典旋律響起時,立即引起全場觀眾的共鳴,將演出推向高潮。

    鄉親們并不知道,雖然這次在家門口看的是一場公益演出,但藝術家和國家大劇院的工作人員在幕后沒少下功夫,從演出形式到曲目選擇再到場地安 排,每個環節都嚴把質量關,就是為了能夠讓大家體驗到一流的藝術享受。就拿這次到齋堂鎮演出的呂思清來說,作為五月音樂節的常客,他不僅會在本屆音樂節期 間參與多場演出,還出任了音樂節的藝術總監,為接下來的演出安排出謀劃策。

    提起這些年對五月音樂節的印象,呂思清感慨良多。在他的印象中,自從三年前五月音樂節推出公益演出活動,讓古典樂走出大劇院,走到市民身 邊,這一公益演出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廣泛。“‘走出去’就好比伸出雙手邀請大家,對于推廣古典樂起到了特別好的示范作用。”呂思清認為,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 人有機會接觸和認識古典樂之美,使得這一高雅藝術在中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