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嫦娥五號將用新發射場和火箭 2017年前發射

2015-09-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預計將于2017年前后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第一次”。而作為嫦娥三號備份的嫦娥四號將實現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測。

    這是記者從8日舉行的第二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上獲悉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中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表示,嫦娥五號將有四個探測器一起發射到月球軌道,分別是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其中著陸器和上升器要落到月球表面去采樣。嫦娥五號有三個系統都是全新的,有非常多技術突破。

    他說,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實現自動采樣;第一次要在沒有發射場的情況下從月面起飛;第一次在40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一次無人對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另外嫦娥五號的發射場和火箭也都是新的。

    李春來還介紹,關于從月球帶回的樣品的處理、制備、分析,目前也在進行研究和準備。“我們正在研究建設一個系統,使其盡量接近月球表面環境,這樣月球樣品拿回來不會被地球環境污染、氧化等,能夠盡快提供給科學家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中國科學院探月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介紹,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相關部門組織對嫦娥四號任務進行了論證,準備將嫦娥四號發射到月球背面著陸,一旦成功將是國際上首次。他說,嫦娥四號的基本架構繼承了嫦娥三號,但科學載荷會有很大變化,將開展對月球背面的地質探測等。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電磁環境非常不同,月球背面電磁環境非常干凈,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開展低頻射電研究的場所,如果能在月球背面放一個低頻射電的頻譜儀,將填補國際空白。

    參加論壇的專家表示,中國探月工程從2004年立項到現在已經有11年,繞月和落月任務已經完成,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跨越,在月球科學研究上也正在實現從遙感探測到就位探測,再到樣品采回實驗室分析的深入過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