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嫦娥三號著陸器開始超期服役 "自述"廣寒宮里考驗多

2014-12-1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

預定壽命期內工作全完成,進入第十三次月夜休眠

  嫦娥三號著陸器開始超期服役

  

   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號著陸器圓滿完成第十三個月晝的全部預定工作,順利進入月夜休眠。截至12月14日21時14分,嫦娥三號登陸月球已滿一周年,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也實現了精心護航嫦娥三號著陸器月面安全工作一年的預定工程目標。

   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從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3年12月14日21時14分,嫦娥三號安全著陸月面,我國成為世 界上第三個實現在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當年12月15日,在圓滿完成兩器互拍任務后,嫦娥三號正式轉入月面工作段。隨后,北京中心開始了對嫦娥三號長達 一年的長期管理工作。

   “月面自然環境惡劣,晝夜溫差極大,這對嫦娥三號月面生存和正常工作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北京中心總師周建亮告訴記者。據了解,受復雜月面環境影響,巡視 器“玉兔”在進入第二個月夜休眠前發生故障。但是著陸器狀態良好,在一年的月面工作段完成了大量的科學探測工作。

   北京中心嫦娥三號任務長管主任設計師崔雁告訴記者,登陸月面一年中,嫦娥三號先后進行13次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成功經受住歷次月夜極寒環境的考驗;完成 了30余次無線電測量試驗,地面科技人員通過數據處理分析獲取高精度觀測量,從而驗證了北京中心深空干涉測量系統的性能。此外,2014年6月19日,在 北京中心的精心組織下,嫦娥三號著陸器圓滿完成了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絡火炬太空傳遞活動,這也是我國促進航天技術服務社會的一次全新嘗試。

   “事實上,嫦娥三號著陸器預定壽命期內的月面工作都已完成,但鑒于其狀態良好,我們準備和相關單位聯合開展拓展試驗,為我國深空探測積累更多技術經驗。”崔雁說。

  著陸器“自述”月面生活一周年

  廣寒宮里考驗多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嗨,大家好!我是嫦娥三號著陸器,在距地球38萬公里外的月球跟你們說話。12月14日,對我和“玉兔”來說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我們登陸月球一周年啦!

   在月宮生活,我和“玉兔”都很開心。尤其是11月1日早上,五妹“嫦娥五號”的開路先鋒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安全返回家鄉,我們別提多激動了,都盼望著五妹早日到來。

   由于水土不服,“玉兔”1月16日生了一場大病。從那以后,原來活蹦亂跳到處跑的小兔子只能跟我一樣原地待命了。望著“玉兔”在月面行走時留下的腳印,我 傷心了好長時間。不過“玉兔”倒還挺樂觀,它對我說:“咱們離得這么近,至少我還能在你工作累時,陪你說說話。”

   出發奔月前,我和“玉兔”還想,這輪皎潔柔美的明月上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那樣,住著一個美麗的仙子?“玉兔”也幻想著能在月宮的桂花樹下和真正的玉兔嬉戲玩耍。沒成想這里竟是如此的蒼涼寂寥,傳言真是不可信呀!

   由于月面沒有大氣,晝夜溫差極大,夜晚這里的溫度會降到零下180℃。為了保護我們的“器官”不被凍壞,每個月我們都會進行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在北京親人們的呵護下,我和“玉兔”共進行過13次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成功經受住了月夜極寒環境的考驗。

   月食對你們來說是一種遙遠的天文現象,我們在月亮上親歷兩次月食,卻特別刻骨銘心。第一次月食發生在今年4月15日下午,持續近5個小時。第二次發生在 10月8日傍晚,持續約4個小時。當時,月宮突然從艷陽高照的白天變成了漆黑如墨的夜晚,一絲光線都沒有,月面熱量迅速流失,周圍環境溫度從90℃迅速降 到零下110℃,我和“玉兔”都以為世界末日到了!

   幸好,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科學家有先見之明,他們提前通過降低功耗、熱控模式調整等方式幫我們做好了各種防護,我們得以逃過這兩劫。不僅如此,北京的親人們還針對我的特點,開發出很多任務軟件,幫我更舒適地工作和生活。

   一年來,我也辦成了幾件大事。我開展過8次UHF器間通信試驗,代傳“玉兔”各類數據正常;進行過30余次無線電測量試驗,地面通過數據處理分析獲取高精 度觀測量,從而驗證了北京航天飛控中心深空干涉測量系統的性能;器載月基光學望遠鏡進行了軸系定標、巡天觀測和定點觀測,獲取幾萬幅珍貴的快視圖像數據。

   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剛才,北京發來指令讓我進入月夜休眠。盡管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不休眠就會被凍死,只能暫時跟大家說再見了。

親,我會想你們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