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津冀三地探索教育資源共享

2016-01-1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上周末,是本學期開展的最后一次初中生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為期兩天的活動現場,除了學生和家長外,還有40多位來自河北省的教育工作者。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希望北京的資源能向河北的學生開放,并探索京津冀跨地域交流的實現形式。

  從去年10月走進社會實踐單位的初中生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共上線851個活動項目,涉及電子與控制、健康與安全、結構與機械、能源與材料、數據與信息和自然與環境等七大類。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自主選課、團體預約和送課到校三種不同方式參加活動。

  除了北京市的學生,來自河北和天津地區的教育主管單位領導也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了這種學習模式,上周末,以河北省邯鄲市教育系統的干部和校長為代表的調研考察組就來到了北京工商大學內,實地感受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

  來自邯鄲市29中的蔡鑫校長在參觀后表示,“看到學生能夠接觸這么高端、專業的課程和知識,真的太希望我們的學生也能來體驗一把。”對此,邯鄲 市教育局局長賈向榮說道:“希望北京這樣豐富的資源也能向我們的中小學生開放,讓邯鄲的學生也有機會走進北京的科技資源單位,參加科學實踐活動。”

對于河北考察團所表達的愿望,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踐類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走出校園,接觸新的領域新的課程,開闊眼界、增加才干。未 來,將探索京津冀三地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探索三地學生進行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實現形式。一方面將北京豐富的文化科技等社會大課堂資源向天津、河北學生開 放。另一方面,也探索將天津、河北兩地獨特的地方教育資源向北京中小學生開放,資源的邊界還將繼續向外延伸拓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