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記者探訪北京節后勞務市場 月薪沒有五六千招不到人

2016-02-18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節前辭工返鄉的務工人員要重新尋找工作,節后開張的老板們也要開始大規模地“招兵買馬”了。今天上午,記者探訪勞務市場發現,經歷了春節前的短暫冷清之后,人力資源市場又重新火爆起來。

  下了火車直奔勞務市場

  過去,農村一直流行著一句“不出十五就是年”的老俗話,人們總是把過了正月十五當作可以外出打工的一個時間節點。而現在,人們早就不講究這些老觀念,對他們來說,賺錢才是第一位的,節后占坑,當然是越早越好。

  虎坊橋人才市場是外來務工人員最常去的勞務市場之一。很多人是年前“裸辭”回去的,租的房子也退了,年后回來必須要先找到工作,再從附近找落腳的地方。上午,記者在這里看到,不少人是下了火車,背著大包,拉著箱子直接奔這來的,甚至還有一家三口同時來找活的。

  工資漲了還是沒有吸引力

  上午9點多,貼著招聘簡章的展位空空蕩蕩,招聘企業居然都沒有來人,求職者倒是陸陸續續來了百十來人,大伙只好看看那些招聘簡章,覺得有條件合 適的崗位,再打上面的電話細問。這里招聘的單位以飯店、賓館、物業公司居多,招聘的崗位也大多是保潔、廚工、停車管理員、司機、裝卸工等。

  記者發現,與前幾年相比,這些崗位提供的薪酬已經有了一些提高,比如某商貿公司的跟車送貨員,工資有3000至4500元;某資產管理公司的保 潔員,工資有3060元,過節還有1000元的過節費;某醫院物業公司的電梯司機能有2500元到3500元。而前幾年,這類崗位往往才給到2000元出 點頭,有的甚至連2000元都達不到。

  雖然工資提高了,但務工者似乎還不滿意,“錢不多”、“給的也太少了”、“還不包吃住”……很多求職者一邊看著招聘簡章,一邊跟同伴商量著。兩 個五十多歲樣貌的求職者在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招聘簡章上看到了食堂面點的崗位,工資2810元,“還不到3000元哩,肯定招不到人。沒有5000元,誰 會去給他干啊?”其中一人頗有些笑話這家公司太摳門的語氣,另一人則告訴記者:“對嘛,五六千的話沒準還去看看,2000多連問都不問。咱們是有技術的, 自己開館子都行,可那個不是投資大嗎?我們現在就掙五六千,就是活太累,一天干13個小時,想換個工作時間沒那么長的。”

“干嗎非給我們上保險?”

  有技術的自然有叫價的資本,沒技術的要求居然也挺高。記者采訪了多位求職者,他們除了關心工資之外,還很重視是不是包吃住。“你算吧,要是不包 吃住,我們租房子,一個月得多少錢呢,住地下室,一個月最少也得300元錢吧;吃飯呢,一天也得二三十元吧。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要1000多了,還能剩多 少啊?”一位求職者給記者細細地算來,“你看著保潔員給3000多好像還不錯,可刨去吃住的錢,我們也剩不下多少了。”

快到10點的時候,總算來了三四個招聘單位的人,大家呼啦一下圍了上去。“這上面標的錢可是沒扣保險的啊,扣完了保險可就沒那么多了。”一位招 聘代表倒是挺實在,上來就跟求職者說清楚。聽了這話,大伙的心又涼了一截。有人問:“那我們不上保險,行不行?” “不行,國家規定的,我們都給上。”“那少上幾個行不行?”“不行,我們是五險,一個都不能少。”雙方談了半天,一點商量的余地都沒有。這位求職者只好悻 悻地退出來,他跟記者抱怨:“我們不在這養老,也不怎么看病,干嗎非給我們上保險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