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共63次提到“創新”,幾乎等于前兩年報告中被提到次數之和。這其中既有向大眾提出的“萬眾創新”,也有針對科技領域提出的科技創新,此外更是為各級政府下達“任務”,要求各地為各領域的創新工作保駕護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那么,這些創新任務能落到實處嗎?科技創新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創新政府”該怎樣建設?
2016,你的雙創“風口”在哪兒?
“沒想到報告居然提了這么多次‘創新’,次次都說到創業者的心坎上。”創蜜圈創始人王芊惠在今年兩會期間,專門守在電視前認真聽了政府工作報告。“‘63次創新’里,最關心的肯定是和我們老百姓創業相關的。”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
“海南的小伙伴們在哪里,車庫來了!”作為中國最早提供孵化服務的平臺,車庫咖啡在2016年將中關村的創新情懷、創業味兒帶到了海口。
“希望車庫咖啡的到來,能讓中國青年的創業激情扎根天涯海角。”車庫咖啡合伙人張大明說,新的一年,我們感受到創業創新的氛圍在全國不斷鋪開,也感受到了各地創業者的情懷。
記者在海口市復興城創業街區看到,隨著一杯杯咖啡熱騰騰地出爐,創業者們的交談逐漸熱鬧起來。而在這個20分鐘可以走完一圈的街區,已經聚集起了近百個創業團隊。
不僅是沿海開放地區,西部大山里的創業創新大潮也洶涌澎湃。
“淘手游”是手機游戲玩家熟知的交易平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淘手游”的擁有者——指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誕生在黔滇桂石漠化連片貧困區腹地的貴州省興義市。
“未來幾年手游行業的發展必將會在中國出現爆發式增長,大有超越傳統的PC端游和頁游的趨勢。”“淘手游”CEO楊鵬說,公司計劃2016年年交易額達到5億元,員工數將達到400人。
除了普通創客,商界“大佬”們也紛紛出手。
“未來會有什么樣的產品可以顛覆微信?”提出這個問題的不是別人,正是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
幾乎每20年,互聯網終端的演變會對信息業態甚至對整個經濟業態產生重大轉變。”馬化騰說,“所以我們在思考,下一代移動互聯網、新一代的信息社會應該是怎樣一個業態。”
3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VR(虛擬現實)實驗室,并首次對外透露集團VR戰略。騰訊公司更是在2015年底就完整公開VR計劃,一些業內人士稱其野心“不亞于下一個微信”。
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注冊的企業達1.16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2016年的數據里,會出現你的身影嗎?
未來五年,哪些“高大上”創新會改變生活?
先來一道腦筋急轉彎。
問:“世界上最聰明的狗是什么?”
答案是:“阿爾法狗(AlphaGo)。”
2016年初的一場人機大戰讓“阿爾法狗”出盡風頭,也讓不少國人自問:中國啥時候才能有自己的“阿爾法狗”?
其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已經給出了答案——“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
“《中國制造2025》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建設制造強國的總體戰略,其中包括智能制造工程等八大戰略舉措。”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說,到2020年,中國制造2025的第一階段將全面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
那這對我們的生活有啥影響呢?
周濟認為,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極速普及應用,世上任何物體都可互聯起來,可感知、可操控,使人和物更聰明,操控更準確。
“通俗地說就是萬物互聯,你的車、房子、身上和家里各種各樣的設備都智能化、都聯網,可感知、可操控。”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說,未來5年預估至少會有300億臺設備,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完全連接在一起。
如果你是一個人工智能的“發燒友”,你會發現,這些改變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近日,一款名為“EZZY”的汽車智能共享平臺APP在北京上線,該產品核心是一套智能汽車控制和分享系統,手機下載APP后就成為一把“萬能鑰匙”,通過搜索附近車輛可鎖定汽車,中央控制系統可自動鎖閉車門、關閉車窗。目前,首批新能源車已與該平臺形成配套,在北京三環內運營。
看,“十三五”規劃綱要里的“高大上”正在改變你我的生活。
誰為創新“保駕護航”?
2016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但政府工作報告說了:“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別的都好理解,啥叫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2012年至2014年,貴州省拿出了20億元、年均7億元幫助小微企業發展、替小微企業擔保從銀行貸款。但由于微型企業存在規模小、財務管理滯后、信用狀況差等問題,銀行貸款積極性低,3年才貸款9億元。
針對這一問題,貴州省財政積極探索轉變支出方式,“四兩撥千斤”,從年度省級財政扶持資金中提取10%、即700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對承貸銀行貸款風險損失給予補償,消除其后顧之憂。
2014年至2015年,承貸銀行新增微企貸款25.37億元。看,這就是創新支付方式,幫咱老百姓找到創業創新的啟動資金。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根本不可能從縣農信社貸出創業用的啟動資金。”貴州省惠水縣和平村村民李坤學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民科學家”,長期從事水晶、寶石加工設備研發,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現在企業每年可生產水晶石加工設備350臺,凈利潤500多萬元。”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建設人民滿意的創新政府、服務型政府。”貴州省財政廳總經濟師王瑰說,“我覺得簡單理解,這就是要求我們想出新點子、新辦法,幫助群眾創新創業,為人民群眾的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從西部大山深處到首都北京,這樣的“保駕護航”始終都在你我身邊。
“到2020年,中關村將成為全球原創思想的發源地和高科技創業者實現夢想的首選地……”翻開《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2015-2020年)》方案,不僅可以看到振奮人心的目標與期待,也可以感受到科技部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實打實的創新服務。
“建設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推廣百度、聯想、華為、騰訊等領軍企業的經驗”“設立三支特色天使投資基金”……通過七大工程,百余項實實在在的支持,讓扎根中關村的歸國創業者傅龍不禁感嘆:創新有了靈氣,創業有了底氣。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每一個創新者來說都是展翅高飛的新時代。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介紹,國家對創新創業給予了各種政策的支持,中國已逐步從原來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走向今天的創新驅動,這不僅意味著數字的變化,更意味著真正的轉型已經到來。
“乘政策的春風,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一部分擁有前沿技術優勢、最先進的企業將在中國更蓬勃地發展起來。”徐井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