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今年五月份北京市教委認定的第二批“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之一。截至目前,北京市教委已認定21個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建設高校的科技特區、人才特區
2014 年,為服務“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及“高精尖”產業結構調整,北京市教委啟動“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通過在高校深化機制體制改 革,釋放創新活力,整體提升北京高?萍紕撔隆⑷瞬排囵B和服務社會水平,搭建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平臺?傮w規劃建設20個左右的“高精尖創新中心”。
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專家論證,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并經過宏觀論證和領域專家論證,共認定了北京大學“工程科學與新興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清華大學“未來芯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等21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初步達成了預計建設規劃。
據 介紹,北京高校高精尖計劃定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及國家重大關鍵技術需求,體現國家創新驅動戰略要求,全面整合國內各類創新要素,積極吸納國際優質創新力 量和資源,廣聚國內外創新領軍人才,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開放創新,力爭在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產生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切實解決重大科學 問題、產業發展問題,造就一批杰出人才,成為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成為高校的科技特區、人才特區。
多措并舉保障高?萍紕撔
高 ?萍紕撔骂I域一直以來存在的諸多問題,如科研投入和資源配置“碎片化”,資源配置相對分散,不能有效聚焦社會發展需求,經費投入重物輕人,投入產出效益 差等。第一批高精尖中心建設至今已有近一年時間,相關高校以中心建設為契機,結合國家“雙一流”統籌推進方案,結合學校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進行了一系列 的創新探索,在經費投入、預算使用與管理、人才引進與聘用等方面都有一些突破,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大反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016年4月15 日,中央領導視察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參觀了兩所高校的高精尖創新中心,對于中心70%經費用于人才培養和引進予以充分肯定。
記 者了解到,經費預算方面,高校高精尖中心得到了高強度、長周期的穩定支持。五年為一周期,每年每中心給予5000萬至1億元的經費投入?蒲腥藛T勞動價值 得到充分尊重。專項經費在常規列支科目基礎上,擴大了支出范圍,尤其是人員費。項目預算采取“保證總額、按需申報”的原則,即年度經費由依托高校根據建設 任務規劃和需求提出額度申請,自主編制預算,經相關部門審核后給予撥付,在實施周期內保障總額度,中心在適度范圍內可自行調整專項經費預算。
人才集聚方面,鼓勵和支持高精尖中心面向國內外招聘優秀人才,提升中心國際競爭力。經費額度的70%可以用于聘任國內外高端人才,其中,50% 的經費用于引進國際頂尖創新人才,20%的經費用于引進京外人才。
運 行管理方面,市級層面成立“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領導小組”和“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專家咨詢委員會”。校級層面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任組長的 “高精尖計劃實施領導小組”;中心設立建設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實行建設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中心采用年度報 告制度和第三方評估制度,按照國際化評價標準,組建國際專家委員會進行評估。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精尖計劃的實施在北京地區高校搭建了一系列居于學科前沿的、國際化開放共享的平臺,將推動北京地區高?萍紕撔、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學科建設工作,為建設創新型城市服務,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