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海淀區發布“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為緩解生育高峰帶來的入學壓力,明年,該區“小升初”將增加5000個學位。據該區教委主任陸云泉透露,未來,“小升初”特長生招生也將被取消。
經預測,從2011年開始的第一撥小學入學高峰將在2017年傳導至 初中,屆時,初一招生將從兩萬人增至2.5萬人,2020年預計達到2.8萬人。此外,該區小學的第二撥入學高峰將在2018年來臨,屆時海淀區的小學招 生可能突破3萬人。“十三五”期間,海淀區全區基礎教育階段學位缺口將在8萬至9萬人。此外,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帶來的幼兒園入園需求將在2018年進入高 峰值,據預測,2018年該區學前適齡兒童數將增加至7.5萬人,而該區目前現有的學位是6萬個。為此,海淀區將全力增加學位供給。
按照規劃,海淀區將全面加快實施中小學建設專項規劃,重點完成北部地 區學校建設項目,建成航天城學校、樹村學校、新鑫苑九年一貫制學校、二十中附屬實驗學校二期工程等。同時,在北部地區規劃建設1至2所寄宿制中學,完成育 英中學整體改擴建工程,并完成特殊教育學校資源整合。
在新建學校的基礎上,海淀區還將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20年 前,該區將組建15至20個教育集團和合作聯盟體,實施新優質和新品牌學校建設工程,推出20所義務教育階段新優質學校,10所普通高中新品牌學校,作為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大舉措。
為解決“入園難”,海淀區將在“十三五”期間推進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啟動第三期三年行動計劃,增加政府辦園數量和比例,委托舉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重點完成北部新區實驗幼兒園、六一幼兒院、金玉府配套幼兒園等改擴建、新建項目。
陸云泉介紹,海淀區學前教育將以政府為主體多元發展。該區將督促小區 配套幼兒園交付使用,并設法與轄區部隊對接,如有可能會將其所屬招待所等場地用于開辦普惠性幼兒園。此外,還將鼓勵公辦幼兒園成立教育集團,如“六一幼兒 院教育集團”等。目前,海淀區共有正規幼兒園160余所,另有一些幼兒園因為種種原因沒進行注冊。今年,海淀區將陸續收回這些“黑園”,如果整改后通過審 批,將納入管理,成為正規幼兒園。
今年,本市“小升初”特長生招生指標已從去年的10%下降至5%,據陸云泉透露,未來,“小升初”特長生招生將被取消。
陸云泉解釋,即使取消“小升初”特長生招生,該區還會通過學區、教育 集團的統籌作用來加強對特長生的培養,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平臺和支撐。“像海淀高端的科技和藝術團體,如金帆團、金鵬團等都會保留,今后,特長生的培養不 是通過招生計劃來進行,而是通過學區資源統籌、教育集團內部和學生跨校選課來完成,從而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課程和教學,實現‘學區協同’培養機制。”“十 三五”期間,海淀區還將探索小初高銜接貫通培養,試行教育集團和聯盟內部定向招生辦法,建立高中和大學的銜接機制,支持部分學校與大學合作開設高中特色實 驗班和大學先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