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聯合北京信托、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8日在京合作發布《中國家族信托行業發展報告(2016)》。
報告研究了中國家族信托市場概況,并從我國傳統文化淵源、目前家族信托業務參與機構、產品服務主要類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未來5年家族信托行業的前景進行展望和預測,同時針對性地提出發展建議。
報告指出,作為私人銀行與家族財富管理的核心工具,各類形式的家族信托近年來在亞太地區蓬勃興起。自2013年“中國家族信托元年”北京銀 行、北京信托等國內首批商業銀行、信托公司推出家族信托業務以來,財產傳承和保障的關注度正創新高。3年來,家族信托從業機構和資產規模快速發展,家族信 托業務未來將成為財富管理領域新的藍海。
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已有21家信托機構和14家商業銀行開展了家族信托業務,家族信托規模約為441.8億元。國內從事家族財富管理的機構 以信托公司和商業銀行為主,還包括第三方機構、家族辦公室等,從事家族財富管理的業務模式各具特色,初步歸結為資產管理型、競爭合作型、投行/基金型、機 構部門型和三方平臺型等模式。
目前,國內家族信托服務主要采取量身定制的服務模式,具體業務主要圍繞資產配置、事務管理、財富傳承、保險信托和公益慈善等方面開展?蛻 關系的主導權、信托方案的設計能力、資產配置的實施水平是當前國內家族信托服務的三大核心要素,由此決定了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在本土家族信托市場的主導地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