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干部側重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互派區域范圍擴大;部分干部掛職期限延長等。北京市委組織部和河北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 表示,今年京冀互派的掛職干部已于8月到位。今年互派工作既是去年的延續,又具有不少創新舉措,此次兩地互派干部更加聚焦協同發展任務比較重的具體行業領 域,就是要啃“硬骨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北京與河北于去年啟動了首批京冀互派干部掛職工作,以干部人才交流融合促進生產要素交流整合。目標都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干部人才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兩地商定,互派掛職干部將聚焦推進兩地科學發展的重點部門,聚焦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較重、有重點合作項目、地域相鄰的重點地區,聚焦推 進兩地在具體合作領域和項目上的對接的專業技術人才。互派掛職干部實行雙向任職,不免派出單位職務,暫定連續開展5年,每年輪換1次。
北京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賈沫微介紹,北京派往河北的第二批掛職干部包括局級干部10名、處級干部79名,以及專業技術人才11名。參加掛職的 干部擔負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動協同發展重點項目落實的重大職責。“從一定意義上說,大家到河北,既是掛職,也是到異地開展工作。”
河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回建表示,今年第二輪互派干部堅持向發改、工信、交通、環保等重點領域傾斜,優先保證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北戴河國家生命健康產業改革創新示范區、渤海新區、冀南新區、正定新區等重點承接平臺與北京市級開發區的交流對接需求。
記者了解到,從北京此次選派的干部來看,相比于去年在政府任職的干部占一定比重的特點,此次選派的干部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文化、教育、衛 生、農業等協同發展任務比較重的具體行業領域。“如果說去年首次互派干部主要是為了提高干部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認識,此次選派則是為了在具體行業領域實現 務實突破。”
河北與北京干部交流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從去年的張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5市和環京14縣,拓展到今年的11個設區市和有對接需求的經 濟較發達縣、生態保護重點縣、脫貧攻堅重點縣,全面開展與京轄16區及有關市直部門互派干部掛職,推進各層次全方位的干部交流和項目對接。
河北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構建“4+N”的產業合作格局的四大平臺之一。為推動產業對接協作,在此次的互派干部中,北 京派往曹妃甸的干部力量較之去年進一步增強。除了由一名局級干部掛任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主要負責人外,還有10余名處級干部被派往曹妃甸。這些掛職干部 的掛職時間也更為靈活,暫定兩年,以保持工作的延續性。
據了解,雙方掛職干部均成立了臨時黨組織,通過發揮好臨時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提高掛職團隊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確保推動京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