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盧溝橋將建國家文化公園

2017-07-0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八十周年,盧溝橋景區首次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珍藏版門票》。當日,豐臺區在盧溝橋歷史博物館前舉行紀念活動。

  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課題昨日在盧溝橋歷史博物館啟動,來自古建研究、文化產業、高校等業界學界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圍坐在一起,為公園建設建言獻策。針對課題組拿出的初步方案,與會專家們建議,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應以盧溝橋為核心,打造三個功能板塊,包括盧溝橋—宛平城—抗戰紀念館紅色文化板塊、盧溝橋—園博園生態保育板塊、盧溝橋—永定河歷史文化板塊,加強盧溝橋及其周邊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城中心向西南約15公里,盧溝橋橫跨永定河上,這座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始建于金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1937年7月7日,在這里打響了全民族抗日戰爭第一槍。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資源,如今的盧溝橋已成為宣傳中華民族革命傳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張名片。站在盧溝橋上放眼望去,周邊的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永定河河渡碼頭、平漢鐵路橋遺址、抗戰雕塑園等,與盧溝橋一同構成一幅壯觀的歷史文化圖卷。

  不僅如此,這里還具有天然的生態資源優勢。盧溝橋區域地處豐臺河東、河西交界處,處在本市目前正在規劃的永定河西山文化帶之上。盧溝橋兩翼,曉月湖和宛平湖是珍貴的濕地自然資源,他們與南邊不遠處的園博湖,一起構成一幅“山、水、湖、林”的自然畫卷。

  多年來,豐臺區還一直將盧溝橋歷史風貌保護和文化挖掘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周邊14平方公里范圍的宛平城、曉月島、長辛店古鎮、園博園、永定河豐臺段等眾多文化生態資源,打造了盧溝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紅色基因、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在這里交相融合,為盧溝橋的進一步挖掘利用提供良好基礎。今年5月,《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依托長城、大運河、黃帝陵、孔廟、盧溝橋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重要標識。”

  作為首批五個國家文化公園之一,豐臺區已著手啟動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基礎研究,對盧溝橋現有資源進行梳理挖掘,鼓勵各方獻計獻策。

  加強遺產保護、注重融合創新是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規劃重點。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范周建議,通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使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國家文化遺產得到充分挖掘和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粹得到充分繼承和弘揚。同時,通過與文化企業合作,引入以科技為支撐、以創意為靈魂、以文化為核心的多種新型業態,推動公共文化建設與文化產業相互補充,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在運營上,要鼓勵公眾和志愿者參與。引導社團、民間協會、民間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動植物、文化遺產的管理和保護中來。建立國家文化公園合作伙伴機制,與科研院所及非政府組織成員達成友好合作關系,協助國家文化公園的管理機構制定高水平的規劃與管理決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