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消息,“2017中關村(8.170, 0.04, 0.49%)創新論壇”于6月11日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北京市科委委員楊仁全先生出席并演講。他認為,中關村不但是北京創新的主陣地,也是國家科技改革一面旗幟。
以下為會議實錄:
尊敬的徐部長,尊敬的張部長,石部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尊敬的中關村各位企業家,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市科委在這里向大家匯報具體 工作。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代表許強主任對今天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也特別要感謝徐部長和各位領導長期以來對北京科技創新中心 工作的支持。
下面借這次論壇的機會,向各位領導做一個匯報。
中關村管委會王主任已經把中關村有關情況做了介紹,中關村不但是北京創新的主陣地,也是國家科技改革一面旗幟,王主任是上篇,我是下篇。
一、加強頂層設計
第一幅畫面和王主任是一樣,2013年9月30號中央政治局集體走出中南海,到了中關村集體學習,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任務。徐部長更熟悉,親自部署2009年3月份國務院批復了中關村作為國家第一個自主創新示范區,隨后我們在圍繞著國家戰略部署,加快推進。
2014年2月25號,總書記視察北京,對北京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更高的戰略部署,當我們還在猶豫,還在彷徨的時候,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使我 們更加清晰,也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5月30號也就是我們今年的第一個科技者工作日,全國一共有4個節日,有記者節、護士節,科學工作者 有了節日,5月30號這一天,總書記發表了邁向世界科技強國的三步走戰略,提出北京和上海要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如果到2050年評價我 們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話,我想我們要找兩個標桿,找兩個優等生:北京和上海,率先為國家做出貢獻。
三年之后的今年2月份,總書記再次視察北京,對城市規劃建設、冬奧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時對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了更加明確的指示意見。 他特別指出,北京要加快三城一區建設,今天的論壇還安排了海淀區長萍區長,中關村王主任也把三城一區做了介紹,三城:全國人民世界上叫得響中關村科學城, 二是未來科學城,三是懷柔科學城,一區: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創新型產業集群和2025示范區,亦莊和順義為領銜,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北京經濟發 展的高地。這是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三年之后對我們新的指示。圍繞著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大家可以看一看脈絡。
08年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從三個奧運到三個北京,人文、科技、綠色、科技,科技位于其中,既對綠色北京、也對科技北京做出支撐和貢獻,三個北京 到了現在的四個中心建設,2014年2月份總書記講話以后,2014年7月份市委常委會研究出臺了京發17號文《關于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全國科 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
對于四個中心的定位,特別是對于科技創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科技創新的內涵到底是什么?中央文件已經明確做出了部署。我們認為,部署好的定 位,怎么樣建設呢?首先要有全球影響力,徐部長剛才在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參與全球競爭,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誰來代表呢?當之無愧是北京,要完成國家 交付的使命。第二要在服務國家發展全局,率先轉型升級,要服務京津冀,包括長江經濟帶乃至于全國,甚至于還要走向“一帶一路”。
最后是全面創新,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總書記提出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往往關注全面創新,卻忘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我的個人理 解,當大家還在猶豫北京要不要經濟中心的時候,創新中心天然具有經濟的內涵。我們認為,應該從國際、國家和區域發展和北京層面承擔歷史使命。我們在 2014年提出,科技創新中心內涵五個方面:一是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要做領跑。二是經濟功能由創新承擔,高端經濟增長極,也就是高精尖經濟結構。三是創 新創業人才的首選地。四是文化創新的先行軍。五是生態建設示范城。
為了實現宏偉的藍圖,具體部署了三件事:
第一,設計圖。2016年9月1號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了《北京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方案》,9月11號以國務院52號文國發52文名義印 發。這個文件從三步走戰略和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戰略緊跟,那個戰略導2050年,2017年、2020年到2030年北京規劃部署。應該成為國務院對北京 科技創新建設總體的部署。
中期目標,近五年“十三五”規劃發布,所以去年的9月份同期,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北京市“十三五”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
同時,為了落實全面創新改革國家部署,京津冀協同規劃形成1+3全面創新改革體系,京津冀是1,3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各自改革。這樣形成長期到2030年,中期到2020年,近期2018年相吻合的、相連接的創新中心宏觀戰略規劃體系。
為了實現宏偉的藍圖和設計圖,我們需要一支非常侵略者的組織架構完成,這就是在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領導小組下,我們建立了北京辦公室,辦公室下面 有一處七辦,秘書處放在市科委,七個專項辦,辦公室是10個國家部委,市屬成員單位是24個市級部門加16個區,主要的相關部門都承擔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重點任務,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個合力。
有了設計圖,有了組織架構圖,我們還有施工圖。將設計圖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形成一套方案、一套指標、兩份清單,方案是2017年到 2020年形成215個項目清單和任務清單,按照量化模式,可考核、可監督,核心是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為主力軍,堅持主力要出征,地 方要支援,這一點是郭書記反復在講的,北京地區的創新資源80%以上聚集在中央單位,北京要做的是協調和服務。
指標體系:圍繞著剛才五個維度的指標,希望進一步可定量化和可考核化。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更多要看知識創造的能力,我們看經濟,剛才張部長 特別講到,新經濟的發動機,創新型經濟能否形成?三是人才聚集,四是成為全球最活躍創新創業的城市,五是全球開放。提出28個指標體系,1/3左右采取全 球可對標的指標體系,也就是說可以拿出來和硅谷和特拉維夫進行并肩對照的。
二、扭住關鍵,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圍繞著三張圖,向下落實。六個方面:
一是對接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和任務,打造世界知名科學中心。5月份國務院剛剛批復了北京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北京一方面要落實好十八屆五中全會, 中央提出國家實驗室的戰略部署。2006年到2020年那一輪重大專項,前段時間中央剛剛對十年的重大專項做了高度的評價,面向2030年重大項目和工 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軍民融合,北京自身的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年在研究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很多專家和學者提到,叫知識創新行動計劃還是什么叫什 么計劃,我們鎖定技術創新行動計劃,所有這些東西為首都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是改革,繼續弘揚中關村改革先行先試這面旗幟。所以,我們在全面創新改革和深化先行先試方面來推動。
三是人才,我們要搭建好的平臺。王主任特別講到我們吸引國外戰略科學家、諾獎級科學家到北京開展合作,開展科學研究,開展人才培養。重大任務, 除了國家重大任務,還有人才重大計劃、北京市重大人才計劃,包括以頂尖科學家為領銜的人才計劃。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也是創新創業環境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為了人才,公安部去年3月1號啟動20條新政,10條為首創,這次推廣到順義和朝陽。
四是三大城一區,三城: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學城,一區是超精尖產業集群和2025示范區。
五是三個圖有自己的定位,特色鮮明,定位清晰,更好承接起首都創新統一的格局。
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是協同創新,二是產業升級,四是園區鏈推動開展。
圍繞著六個方面,今年的2月份各項工作都按下快進鍵,2月7號延動副總理在懷柔主持召開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今年4月26號,科技工作會改名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會。
今年的工作到今天為止時間過半,任務進展非常不錯。
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抓聚焦,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抓突破,未來科學城搞搞活,一區抓成果轉化。
第二,抓源頭。我們一直在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在這里面大顯身手。
第三,改革。
第四,區域。圍繞著三個層面,從協同創新、產業升級到園區鏈。
第五,人才培養。
第六,自身的建設。特別是2月28號,蔡奇書記作為市委書記親自要督辦三個一考核,對我們一處七辦的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處七辦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京所有創新主體,各項工作高效協同推進。
三、數說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果
2012年北京開始做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研究,通過定量化測度首都創新特征,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效。從四個維度,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到創 新績效,創新績效過程當中,我們加大綠色發展指標,加大輻射引領的指標體系。連續五年向社會發布,應該說首科指數也社會各界譽為首都創新晴雨表,今年5月 份剛剛發布2015年最新的數據。從兩個層面可以看出,全球層面: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有四個突出,張部長用了很多數據已經表面在全球影響力。 王主任也有很多的數據,如創新的投入,人財物三個方面,包括研發投入在全球來講一直保持領先。創業活力:張部長四個異軍突起更加說明,我們也引用了獨角獸 企業。三是產出。首先知識創造的水平,北京競爭者是國際同行,所以我們要十大國際創新型城市進行對比。輻射帶動:我們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應有之意,要為 國家和區域發展做出貢獻。
回到國內層面,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格局里面三個領先。科技成果領先:科技成果在二級指標16個,三級指標64個,一級指標是4個,獨占鰲頭。技術發展各個方面,特別是領跑。雙創活力:在國際上一樣也是如此,
輻射帶動:最近在梳理1—5月份以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進展,發現三城一區很多經濟發展數據,創新的數據取得非常好的態勢。我們可以預見到,通過三張圖實施,通過大家形成合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正在踏實往前邁進,向著2020年的目標踏實奮進。在這里再次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