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計算所孵化企業中科睿芯、中科院計算所和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共同打造的“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下簡稱“研究院”)日前在順義揭牌成立。研究院將力求在10年內培育50家在智能計算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并最終形成年產值100億元的市場規模。
“在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和北京市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背景下,與中科院計算所、中科睿芯聯合成立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是順義區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之一。”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主任初軍威說。
據悉,研究院將依托中科睿芯、中科院在高通量智能計算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培育智能計算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應用。結合順義區產業環境,研究院將瞄準智慧醫療、智能環保、智能汽車、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方面作為重點孵化和工作方向,打造覆蓋這些領域關鍵應用場景的高通量智能計算產業生態。
在揭牌儀式上,研究院的首個成果——全球首款基于ARM架構的高通量人工智能一體機也亮相發布。一體機預裝了面向人工智能研發的基礎開發套件,可以為用戶一站式提供集成人工智能應用與平臺軟硬件一體的人工智能基礎能力。
何謂“高通量智能計算”?“打個比方,如果把計算過程當作跑步,高性能計算就好比裁判一吹哨大家都開始跑,誰跑得最快誰就贏。而高通量計算則好比是規定10秒鐘時間,在同一時段內哪個隊跑過去最多人哪個隊就贏。”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解釋,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高通量計算能力正成為越來越關鍵的核心技術能力。
在研究院的設立模式上,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作為由企業牽頭、創新型產業園區和國家級科研機構共同支撐的創新孵化平臺,其模式在國內具有開創性,有利于吸收結合政、企、研各方優勢助推產業生態。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將為園區提供專家公寓、員工公租房等配套支持。中科院計算所將為研究院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孵化引導,降低人工智能雙創實踐門檻,例如向研究院開放價值逾四千萬元的軟硬件研發平臺,為智能計算領域的雙創活動提供公共技術平臺保障。
據介紹,高通公司、中科創達、集能芯成等產業上下游企業已與研究院達成合作,并已有十余支國際創業團隊開始入駐研究院的雙創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