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考”昨開考 “總規”入題“京味兒”濃

2017-12-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2018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過去僅一周,2018年“京考”筆試于昨天舉行,4萬余名考生進考場競爭4249個崗位,平均招錄比約為11:1。此次考試,申論試題聚焦城市建設,節能環保、老舊小區改造、交通緩堵等多項政府重點工作均有所涉及,而申論作文“幸福的建筑”則難住不少考生。

  2018年度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共計劃招錄4249人,有51458名考生通過網上報名確認參加考試。據統計,昨天考生實際參考率為89.1%,有45849人進場參加考試,大約每11人競爭1個崗位。

  據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京考”進一步落實了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市級機關要拿出擬錄用職位的5%,區級機關要拿出擬錄用職位的10%,專門面向2018年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進行招考。另外,2018年“京考”還首次公布區級單位職位面向殘疾人招考,并且職位數量也比往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上午一打開試卷,考生就發現今年的考題很“接地氣”。

  時政熱點知識歷年都是“京考”的重點,此次考試的行測試題除了黨的十九大、南昌起義九十周年紀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國家大事,還重點考察了涉及北京的城市總體規劃、大運河項目的基本概況以及北京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使用過的名稱,讓考生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京味兒”。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數量關系題,考了自駕游和新能源汽車,太貼近生活了!”連續參加了三年“京考”的小張向記者描述,往年類似的題目大多是考甲乙行走路程或者某個商品數量的多少,但此次考試卻要求考生算出新能源汽車自駕游比燃油汽車省多少錢,“跟時下北京的政策貼得很緊,很新穎!”

  但下午筆試的申論作文卻難住了不少考生。作文要求考生以“幸福的建筑”為話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對這個題目,不少受訪考生抱怨“太抽象了,沒讀懂”,“不知道怎么寫,硬扯的”。華圖教育北京分校校長楊延帝分析,這道題也沒有脫離此次考試的整體思路,“題目實際是把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相結合了,考生可以從幸福的建筑是要有文化背景的,是要和整個城市的價值觀相融合的這個角度去寫。”楊延帝說,把文化和地方政情相結合,這也許是未來公務員考試的趨勢。

  據考生回憶,此次申論材料總共由九段組成,除了作文,閱讀分析題目中還涉及節能降耗、交通緩堵、霧霾治理、采暖隔熱、老年飯桌等與北京市情和未來發展形勢聯系緊密的話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