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亞投行總部主體結構封頂

2017-12-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25日)上午,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B27-2地塊,隨著最后一根鋼梁緩緩升起與頂層結構安裝就位,亞投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建設項目按計劃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標志著項目工程建設年內封頂的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在現場見證這一刻的人群中,北京新奧集團規劃總監李珊心情最激動,作為亞投行總部項目指揮部的負責人之一,她全程參與了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據介紹,北京新奧集團日前已翻牌組建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集團承擔了亞投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的投資建設以及建成后的運營管理任務,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建工集團和中建八局等單位負責施工。自去年9月23日項目奠基啟動以來,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項目依然按照計劃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還獲得了多方肯定。“亞投行總部項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質量’和‘工匠精神’!”李珊感慨。

    占地6.1公頃的亞投行總部五組中庭建筑圍合四個外部廣場,寓意中國古代九宮格的城市格局,從外觀看上去,巨構的建筑肢體像穿斗疊梁的魯班鎖,地上周邊四組12層建筑簇擁著16層的中央部分。建筑整體鋼結構用鋼總量相當于鳥巢用鋼量的兩倍。在這樣復雜的空間里,建筑物的室內溫濕度及空氣品質控制是巨大的技術挑戰,大跨度辦公空間對鋼結構的精細化設計也提出了高準度的要求。

    “施工前每個技術細節都反復討論,一個冷卻塔的方案就改了幾十遍。”李珊說,一般建筑物的冷卻塔都在屋頂,而由于亞投行總部屋頂為透光的幕墻,為保障樓體安靜,冷卻塔要置于地下,同時還要兼顧空間、散熱、噪音等因素,設計方案精益求精,經常一改就到深夜。為了保證偌大的流通空間內高品質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項目在設計中做了大量的模擬、實驗。

    除了貫徹目前最嚴的綠色建筑標準,設計施工中關于環保的各個細節也都不放過:工地上產生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資源化處置,一套餐廚垃圾處理系統正在設計中,未來建筑地下一層將設置餐廳,所有餐廚垃圾都將在密閉環境中通過生化處置變身肥料。

    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后,機電工程施工拉開了序幕。通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建筑施工將實現精準設計。“機電設施將設置傳感器,未來工人在中控室里就能判斷故障來源。”李珊說,閥門等部件還將印有“身份證”,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追溯其具體信息。

    按照目前計劃,預計2019年年中亞投行總部項目將完成全部幕墻工程及機電工程,2019年年底前交付使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