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慶張山營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工人正對壁畫進行切割揭取。 延慶區張山營鎮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后墻壁畫揭取工作近日正式啟動,這是延慶區今年9處壁畫修復工作中唯一一處需要揭取保護的壁畫,也是工作難度最大的一處,整個揭取工作預計將持續十天左右。 前天(18日),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內,伴隨著細密的電鋸切割的聲音,幾個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并不時停下來校正一下機器的工作狀況。墻上 還裸露的色彩斑駁的壁畫,已經被畫好了線,用數字進行了標識。正在施工的部分,則已經用木條和護板保護起來。這些珍貴的壁畫,正被一塊一塊地從墻上“請” 下來。 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建于清代,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殿內山墻均有壁畫,壁畫內容為龍王行雨圖、雨畢回宮圖以及龍母、青龍、黑龍、關公、財神等神像,繪制精美,色澤艷麗,線條流暢,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 在壁畫修復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后墻有空鼓、變形的情況,這對于壁畫保存十分不利。為此,經過慎重研究,文物部門決定將原計劃的就地清理、補繪和封護的保護方案改為將變形墻體上的壁畫切割揭取后進行修復,然后再以干掛的方法回復原位。 由于壁畫是在土坯墻上繪制的,隨著墻體的變形對壁畫造成了威脅,揭取難度很大。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壁畫的損壞,在揭取時需要盡可能大面積取下來,這樣在后期處理時,可以保證壁畫受到最小的影響和干預。 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后墻壁畫20余平方米,將切割成5塊進行揭取,在切割時要特別注意避開人的面部和衣褶密集區,同時要考慮日后修復時的問題,這 也給切割工作增加了難度。工作人員在壁畫揭取前做了充足的防護措施,揭取中使用的粘接材料都是天然可逆的,以實現對壁畫和護板的強效粘接,在完成后可通過 簡單的加熱等方式斷開粘接。揭取工具也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特制的,并進行過實驗,非常安全,揭取的速度很緩慢,正常情況下每小時可以推進1厘米,如果遇 到泥墻中的石子,所需時間會延長2倍多。這種工具產生的震動很微小,可以保證壁畫在揭取過程中不受損傷。 在壁畫與墻體完全分離后,將直接運到實驗室內進行清理、補繪等工序。 在成功揭取后,工作人員會對后墻的變形部位進行一些必要的加固和整治,為壁畫歸安做好準備?紤]到龍王廟建筑整體結構可能存在地基下沉的問題, 日后條件允許會進行稍大規模的修繕,為了避免壁畫的二次揭取,這些被揭取下的壁畫將不再正式歸安到后墻墻面上,而是采取類似于壁畫展陳的方式,在稍稍離開 原墻體的位置上采用干掛法進行展示,被揭取下的壁畫在接縫處也將進行補繪等技術處理,肉眼將很難發現這處壁畫是分片拼接而成的。 早在2007年和2012年,延慶區文委在對永寧和平街火神廟和舊縣團山關帝廟修繕時,為了保護壁畫的安全,曾采用過整面墻體吊裝和壁畫揭取的 方法,特別是舊縣團山關帝廟中的壁畫在揭取修復后一直保存在博物館內,而像西五里營村龍王廟壁畫在揭取后以干掛法原位進行展示的尚屬首例。這次西五里營村 龍王廟壁畫保護工作也將為今后在壁畫保護和文物修繕方面提供十分寶貴的經驗,預計壁畫的整體保護工作將于10月底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