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琵琶與鼓合奏,重現千年西域風情

2016-11-0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章紅艷(右)、大倉正之助同臺合作演出。

        琵琶名家章紅艷聯袂日本國寶級大師大倉正之助

        在西域石窟壁畫上,琵琶與鼓是一對常見的樂器組合,但在現代的演出中,它們卻極少一起出現。近日,一場名為“西域流光——章紅艷大倉正之助琵琶·鼓音樂會”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章紅艷與日本國寶級傳統藝術大師大倉正之助,讓流傳千年的琵琶與鼓“走下”壁畫,奏出濃墨重彩的西域風情。

        從樂器到選曲,這場演出充滿了濃郁的西域風格。一邊是有“琵琶皇后”之稱的章紅艷及其彈撥樂團,一邊是日本國寶級傳統藝術大師、大倉流第十代傳人大倉正之助及其鼓樂團,輕攏慢捻的琵琶與沉甸甸的鼓點應和在一起,奏出《天山之春》《文殊獅子》《西域流光》《夕陽簫鼓》等新創或改編的作品。舞蹈家季鵬飛也傾情加盟,用曼妙舞姿為音樂會增添西域風味。

        在演出之前,章紅艷講起這次跨國合作的緣起。2002年,章紅艷去新疆采風,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先后到達新疆的庫爾勒、庫車、喀什。采風過程中,她在許多石窟中看見琵琶與鼓的組合,“而在當代音樂中,二者的配合少之又少,這種形制的鼓也不曾見過。”懷揣著強烈的好奇心,章紅艷此后再去世界各地演出時,都會特別留意打擊樂隊,尋覓這種鼓的蹤跡。

        “直到前幾年演出,我偶然遇到大倉正之助先生,我看到了他手上的鼓,與多年前在壁畫上見到的鼓一樣!”談到在日本第一次見到日本的鼓,章紅艷仍是滿臉興奮。在日本,這種鼓是用在能樂表演中的一種伴奏樂器,演奏時伴著人聲的吆喝出現,帶有很強的儀式性。而它的表演者,正是大倉正之助。

        “兩種傳統樂器都來自西域,在不同的國家生根發芽,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環境里發展,那么在今天,是否可以再搭配在一起?”于是,兩位藝術家進行了即興的合作,章紅艷用琵琶彈奏中國傳統曲目,鼓聲隨即加入,他們只需點頭示意進出的先后順序,琵琶彈撥的點狀音響和鼓敲打的點狀節奏十分默契,正是這次合作促成了如今的音樂會。

        12月,章紅艷還將攜其彈撥樂團前往東京,再度與大倉及其弟子進行互訪演出。此次互訪文化演出活動也是2016“一帶一路”中日文化交流重點項目,由北京市文化局主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