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澠池縣以實施林業生態縣建設工程、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建設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飛播造林、生態能源林建設工程、生態文明村建設工程、生態旅游資源開發與森林公園建設等九大系列工程為重點,扎實開展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的各項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林業生態縣建設。全縣以環城防護林和城郊森林、村鎮綠化、廊道綠化、生態能源林建設工程為重點,加大投資力度,僅2008年就投入3100余萬元確定抓好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速生豐產林等造林工程;同時加大現有中幼齡林撫育,發展經濟林和種苗花卉產業,共完成工程建設12.04萬畝,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實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樹植成林,花開成片,綠化成景”的建設目標,
生態功能區保護與修復。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石質山區困難造林地區實施生態恢復,依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嚴禁毀林開荒、亂挖濫采,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加強礦山植被恢復綜合治理,取締了非法礦山和非法采礦行為,生態恢復取得顯著成效。
城鎮基礎生態建設。幾年來,澠池縣投入9000多萬元進行綠色工程建設。建成連霍高速的生態廊道工程、正在啟動和實施的南澗河治理改造工程、小寨溝和洋河溝生態公園建設,及城市道路園林綠化改造工程等。生態文明村建設蓬勃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以沼氣為紐帶推動生態農業種植、養殖,解決農村能源問題。
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政府主導,公眾參與,通過召開會議、舉辦培訓班和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形式廣泛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醫院”、“環境友好企業”、“生態文明村”等系列創建活動,使生態澠池的創建理念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化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