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消息稱,在近期召開的第53次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系統架構組會議上,我國祖沖之密碼算法(ZUC)被批準成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系統(LTE)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商用密碼算法首次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標準競爭,并取得重大突破。
據了解,密碼算法是用于加密和解密的數學函數,用于保證信息的安全,提供鑒別、完整性、抗抵賴等服務。
運用密碼算法可對需要保護的文件加密,并附加一個參數作為密鑰,接受加密文件的人通過約定的運算方法可對文件進行解密。計算過程越復雜,精度越高的密碼算法,對文件的保護能力也就越強。
商用密碼可用于企業內部的各類敏感信息的傳輸加密、存儲加密,防止非法第三方獲取信息內容;也可用于各種安全認證、網上銀行、數字簽名等。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介紹說,祖沖之在發現圓周率的時候,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計算函數極值的梯度法,即通過對一個除不盡的數字進行迭代延展,來尋求一個精準的最優解。由于數字復雜而非循環,很難被人用規律性算法破解。而如今應用于通信領域的祖沖之密碼算法基本沿用了梯度法的原理。
“這種算法保密性好,即使某一部分被破解,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保密性,不過一般而言,這種算法主要應用于大型設備的使用機構,用戶端一般體會不到。”曾劍秋說。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ZUC國際標準推進工作前后歷時2年多時間,得到了國內外產業界的大力支持。ZUC成為國際標準提高了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和商用密碼產業發展均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據了解,祖沖之密碼算法(ZUC)由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研制,名字源于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它包括加密算法128-EEA3和完整性保護算法128-EI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