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由風電開發帶來的累積投資將達到12萬億元。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過快的發展速度也帶來一定的隱患,比如由于價格競爭、裝機增長過快以及并網的問題導致了目前國內風電企業的業績下滑等,行業內激烈的競爭勢必將迎來兼并整合時代,大型的風電設備行業和風電運營商有望獲益。另外,風電場開發呈現由陸上向近海發展的趨勢,國內部分大型風機制造商已開始涉足。
在剛舉行的北京國際風能展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我國首個風電發展綜合規劃--《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在報告會上預測,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在2050年將達到10億千瓦,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未來國內的風電裝機容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能量大、前景廣的能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截止2010末,我國的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8,928兆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4,733兆瓦,位居全球首位,結合此次國家能源局的預測,未來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分別滿足當時5%、8%和17%的電力需求,以2020年的數據測算,這就意味著未來十年的年均裝機量為1,552.67萬千瓦,風電的裝機容量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國內風電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雖然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風電行業未來的裝機容量仍可觀,但是,在高速發展背后,行業內的隱患也開始顯現,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投產,產能過剩的局面開始顯現,企業間的價格競爭和行業內不斷增長的裝機容量將引發風電價格的連續下跌,給風機制造商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國內的風電發展也深受并網困難的問題,尤其是近期頻發的風電機組脫網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風電并網問題的復雜性。
風電制造業的激烈競爭將迎來兼并整合時代,風電市場也會進一步向大型開發商集中,整個行業正在步入成熟、穩定的工業化發展軌道。 據了解,截至2010年,國內80家風電整機企業中,排名前三位的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東汽在我國風電市場的累計市場份額已達到56%,排名前10位的企業累計市場份額達到85%,而后60余家企業,僅有3.9%的市場份額。目前一部分中小企業已經退出,還有一些企業正在醞釀退出,因為它們遇到了同樣的行業困境。
此外,今年以來,一些風電基地不斷發生風電機組脫網事故,導致電網系統大幅波動,直接威脅到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機組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不嚴格、風電場施工管理跟不上已成為風電發展的重要瓶頸。此次風電發展路線圖中預測,到2030年后,隨著儲能、智能電網以及其他先進電力系統技術的普遍應用,將從根本上解決風電并網與消納問題。
在風電價格上,目前的煤電價格與發電成本并不一致,風電價格在現階段有國家補貼的支持下更反映實際情況。目前陸上風電開發的成本在0.35元-0.5元/千瓦時左右,相應的電價水平確定為0.51元-0.61元/千瓦。在目前電價機制下,不考慮煤電的資源、環境成本,風電成本和電價水平高于中國煤電成本和電價水平,未來國內的煤電價格上漲或將持續,2020年陸地風電的成本將與煤電持平,在這以后,風電將逐步脫離國家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多家風電制造業上市公司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大小風電設備廠商業績紛紛大幅下滑,其中金風科技凈利潤降幅達60%,產品價格下降及下游市場需求減速成為眾多上市公司解釋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包括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湘電股份這樣的產業巨頭紛紛開始加碼大容量機組研發,以圖以技術優勢擺脫價格競爭陰霾。
據了解,在目前國內風電制造領域,單機容量為1.5兆瓦、2兆瓦、2.5兆瓦的風機為主力機型,占據市場90%以上份額,而最近幾年以來,3兆瓦以下風電機組價格卻因為風電特許權招標“低價者得”的規則而被動地一路下降,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降到2009年的5,400元/千瓦,最新的市場報價逼近3,000元/千瓦,價格一路下跌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各大廠商產品毛利率的下滑,這在此前各公司公布的2011年中報中均有體現。
為尋求市場突圍,各大廠商紛紛將目標轉向更具技術優勢的5兆及6兆瓦大容量機組研發上,特別是在政策鼓勵海上風電“大發展”的當下,大容量機組的先天適合性讓各大廠商更是趨之若鶩。今年5月,華銳風電宣布其6兆瓦雙饋風機成功下線,10月20日,湘電股份也宣布其5MW直驅風機在荷蘭成功并網發電,緊接著華銳更進一步宣布,其6兆瓦機組已完成吊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容量機組由于受制于應用領域狹窄、產業配套滯后等因素,未來能撬動的市場空間可能有限。
此外,由于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穩定,風電場開發已呈現由陸上向近海發展的趨勢。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市場,未來風電發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2050年,實現東中西部陸上風電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