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長江禁漁即將進入第10個年頭,禁漁對長江水生生態保護功不可沒,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水生生態資源衰退趨勢仍難以遏制,有關統計表明,今年長江四大家魚產量僅為歷史峰值的三百分之一。
長江四大家魚的歷史最高年產量曾經達到過300多億尾,而今年目前只有1.2億尾,僅為歷史峰值的1/300。究其原因,是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矛盾日益尖銳,水電工程建設突飛猛進,水域污染日益加劇,航運也是日益的繁忙。此外還有航道的整治,港口碼頭的建設等等,改建和破壞了生態環境,嚴重威脅著水生生物的生存。
從2003年開始,長江流域開始全面實施禁漁期制度,禁漁范圍是從云南省的德慶縣一直到長江口,而湖北省也已經連續9年在禁漁期內組織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活動,每年都在4億尾以上,對減緩長江水生生物的資源衰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各級漁業部門積極努力的養護都沒有辦法與水生環境的惡化相比,有關人士表示,未來要積極幫助漁民尋找更多的生活出路,轉產上岸,有效的控制捕撈強度,進一步減緩水生生物衰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