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23項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亮相北京

2011-11-19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昨日,第四屆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文化節拉開序幕,2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演集體秀,其中七成為首次進京。同時,一場名為“天子之雅——清代帝王生活側影展”免費開放。

  “梁平竹簾用的是當地產的慈竹,這種竹子竹節長,方便劈出長竹絲,之后編織成各種制品,比如竹簾、竹扇等。”非遺傳承人牟寅初邊說邊演示。一塊竹皮經過一系列劈砍后變成一根根頭發絲粗細的長線。“每一根的粗細都不能超過0.5毫米,劈完后還要穿過針孔,將表面打磨光滑,之后才能開始編織。”

  相對而言,隔壁的“非遺”展示動靜大得多。一位匠人將一塊面團般的軟墨不斷地摔打在案板上,發出砰砰的響聲。“摔打得有韌性后,就可以放到模具中成形了。”他介紹,“一般一塊巴掌大小的墨需要制作一周時間,市場售價為百元左右。”

  在展廳中,除了23個項目本身外,展示者身著的各式民族服飾也頗為引人關注。在苗族蠟染展示區域,觀眾張女士就看中了演示者佩戴的頭飾。她說:“非遺項目很吸引人,再加上這些民間展示者,足不出京就能夠領略各地風土人情了。”

  另外,文化節期間舉辦的“清代帝王生活側影展”中匯聚了北京藝術博物館等博物館的98套經典文物,其中包括龍袍、皇室書畫等,觀眾可以免費參觀欣賞。展覽將持續到下月18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