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京郊延慶千年古剎應夢寺復建竣工[圖]

2011-11-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圖為復建后的應夢寺局部景觀。

    日前,筆者從延慶縣文委了解到,作為該縣2011年重點工程之一的應夢寺工程已順利通過古建公司、文物建筑保護設計所及監理單位的驗收,標志著實施了近三年之久的應夢寺旅游觀景區建設項目圓滿完工。

    應夢寺坐落在距延慶縣城18公里的北山上,相傳是遼代蕭太后應夢而建,元末兵焚,歷史上經過多次修繕,幾度廢興。抗日戰爭時期,應夢寺因廟中僧人救治中方軍人而毀于日寇炮火,而后,應夢寺雖僅剩遺址,但慕名踏訪者仍然絡繹不絕。

    應夢寺之奇,不僅在于它神秘的歷史,多舛的命運,還在于它險峻的道路,秀美的風景。古龍路從應夢寺腳下穿行而過,將古崖居、松山、龍慶峽連成一條旅游觀光帶。寺院左臨古城煙樹飛鴻,右接海坨飛雨流云,站在寺中俯瞰媯川大地,如畫風光盡收眼底。

    為了使古跡再現,勝景重開,2009年11月,應夢寺旅游觀景區建設工程正式開工。經專家考證,現存應夢寺的遺址屬明代建筑,為力爭做到恢復其歷史原貌,工作人員專程到山西考察明代寺廟的琉璃寶頂樣式,還將當地幾種較具特色的琉璃寶頂圖樣帶回研究參考,據此燒制了正殿及西正殿的寶頂。因為應夢寺地位較高,寺中的彩畫規格也較高,室外彩畫采取的是傳統的旋子金線大點金畫法。旋子彩畫俗稱“學子”、“蜈蚣圈”,等級僅次于和璽彩畫,其最大的特點是在藻頭內使用了帶卷渦紋的花瓣,即所謂“旋子”。除此之外,鐘鼓樓的彩畫則加入了蘇式彩畫的元素,使其看起來更加靈動。

    應夢寺海拔1005米,距地面垂直攀升高度約500米,沿途山高路險,修建所需要的材料只能靠人背騾馱。此次工程投資之巨,工期之長,規模之大,是建寺以來所未有過的。工程共建成亭臺屋舍13處,對圍墻和宇墻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替補及重新砌筑,完成了地下管網鋪設,總建筑面積達2000平方米。復建后的應夢寺為明式風格,依山而建,三進院落,屋舍堂皇參差,寺后古柏參天盡顯莊嚴,寺中綠樹丹漆相映成輝。

    據悉,應夢寺工程竣工后,水電工程也隨之進行,供電工程將于本月底告竣,供水工程將于明年完工。屆時,應夢寺無水無電的問題將得以解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