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園區 > 正文

中關村昌平園慶祝批復建設20周年

日期:2011-11-15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近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昌平園批復建設20周年工作匯報會在北京舉行。參與昌平園建設的領導、工作人員匯聚一堂,在撫今追昔中共同展望昌平園“十二五”發展規劃。

  會上,中關村昌平園管委會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現場穿插播放的視頻片回顧了昌平園建設20年走過的歷程,3位當年參與昌平園建設的老領導深情講述了當年昌平園創建的歷史。

 

  1991年11月,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昌平園區經北京市政府批準正式成立,標志著昌平園進入創業階段。以昌平衛星城南側為中心,4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為昌平園的范圍,成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組成部分。1992年,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昌平園區辦公室、中共昌平縣委科技園區工作委員會、北京興昌高科技發展總公司相繼成立,形成了工委、辦公室、總公司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昌平園主要領導在一無辦公地點、二無交通工具、三無工作人員、四無經驗、五無啟動資金的情況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

  1998起,中關村昌平園進入快速發展和壯大階段,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跨越式增長,確立了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和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的發展格局,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群體。園區范圍進一步擴大,包括中心區、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及三一產業園。數據顯示,2004-2010年,共有1144家企業入駐昌平園。2011年第一季度,園區經濟實現“十二五”開局之年首季開門紅,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65億元,同比增長42.2%;實現總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47%;實繳稅費13.7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29.2%;實現出口1.7億美元,同比增長42.3%。

  展望未來5年,中關村昌平園管委會主任于泓介紹,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昌平園將實現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財政貢獻“提前翻番”,形成能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和以科技研發、科技商務、信息服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等四大產業;全力打造高端現代制造、能源環保、生物醫藥、科技商務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產業板塊”的產業空間布局;構建昌平園中心區、生命科學園、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科技商務區、北京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未來科技城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數字文化創新中心八大產業功能區,努力形成新的增長極。

  會上,一批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受到表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