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上是繁茂的灌木,河岸上是高大的喬木;靠近堤岸,一條悠長的林間小徑,可漫步觀景,可健身騎行……今年,朝陽北小河、永定河引水渠石景山段兩側,將建起數十米寬的濱水林帶,形成“水秀而可近,岸綠且可親”的濱水景觀。市民休閑健身又添新去處。
“北京城區,寸土寸金,可用于綠化的土地越來越難找。利用城市河湖水系兩側的濱水空間建設濱水林帶,是今后增添城市綠量、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途徑。”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按規劃,未來2至3年內,本市將利用清河、北小河、通惠河、昆玉河等城市河流的兩側空間,建成10處濱水林帶。其中,北小河、永定河引水渠石景山段作為試點,將于今年首批啟動建設。
建設濱水林帶,根據地勢,宜寬則寬,宜窄則窄;或新建綠地,或對現有綠化帶進行景觀提升,形成帶狀的城市森林。據介紹,河道兩側增綠,一部分是規劃建綠,一部分是拆違建綠。前者按照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北京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執行;后者將私搭亂建、違章建筑拆除、騰退后,進行綠化。
綠地增多了,沿岸供市民休憩的設施也會增加。“現在的城市河道,主要強調的是排洪功能,對市民的服務體現得還不夠。比如說堤岸,絕大多數河流現在都是垂直的水泥護岸,既不美觀,也不安全。配合濱水林帶的建設,河流堤岸今后將恢復成蜿蜒曲折的自然狀態,并在近岸處種植菖蒲、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讓市民可以站在水邊愜意地觀景。”這名負責人表示。
濱水林帶中,還將建設慢行系統,市民可沿著林間小徑散步、休閑、健身;同時還將增設座椅、涼亭、廁所等休閑設施。
繼北小河、永定河引水渠之后,未來幾年,清河、涼水河、南護城河、亮馬河、昆玉河、壩河、小月河、通惠河等重要的城市河流均將啟動濱水林帶建設。預計在2至3年內,十大濱水林帶全部建成。城市河湖兩側將增綠2000公頃,惠及沿岸約80萬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