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慈善寺探幽懷古

2013-04-22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慈善寺佛塔

    石景山區五里坨克勤峪腳下,有平臺一處,名天臺山,景色清幽,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善寺(又稱天臺寺)仙棲此處,殿堂布局排列成北斗七星狀,是釋道合一雜糅民間諸神的廟宇。

    慈善寺為明代古剎,清康熙、嘉慶時重修。其神像眾多、殿名之雜為國內罕見。寺院依山而建,殿堂24座。早年慈善寺的廟會遠近聞名,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走會三趟,早六點、晚六點和中午十二點。拜佛的、游覽的、做生意的,加上五虎、少林、高蹺走會以及香河、宛平的評戲梆子,還有舍粥舍飯,熱鬧非凡。

    慈善寺富有傳奇色彩,當地村民盛傳清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勤修成佛,后被敕賜魔王和尚,原魔王殿下層供奉魔王坐像。《清稗類鈔》中記:天臺寺有一蠟制的僧裝順治像,頭戴寶冠,身披黃袍,面目骨架與順治畫像十分相似。康熙多次到天臺山拜祭,賜匾額、金帛,似乎也印證順治出家于此。順治帝出家迄今仍屬于無法定案的歷史之謎。魔王殿每年只三月初三開放一天。

    慈善寺也曾是馮玉祥將軍隱居、發跡之地。1912年3月,馮將軍不滿當時社會黑暗腐敗,首上天臺山。隱居天臺山期間,幼時念書很少的馮將軍天天練習楷書,讓人刻在后山上,寺內現存馮玉祥石刻六處。

    慈善寺的三口泉水也非常有名。水簾洞觀音菩薩坐像下有一股清泉,人們叫它大悲泉,水質清冽甘甜,傳說可以治病、消災。距大悲泉百余米處有圣水泉,位于龍王廟前,泉水從青石下流入井中,從龍口流出,泉后大青石上雕有“大青龍王之神位”字跡。在多寶財神殿北側高臺上還有一眼僧泉,泉水適于沐浴,以前專供僧人洗漱用。

    眼下春暖花開,滿山遍野的杏樹和桑樹,如煙似霧,云蒸霞蔚,整個慈善寺宛若仙境。四月末五月初,400多年樹齡的古楸樹,開滿艷麗的花朵,花期短,花色美,在北方十分稀少,總是吸引游人流連拍照。“百事如意”樹,柿子樹和柏樹合抱在一起,寓意吉祥美滿。慈善寺景色清雅不俗,可以說是個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和清涼世界。

    【溫馨提示】

    “春在石景山”——慈善寺踏青賞楸樹花活動

    時間:4月27日-5月12日

    電話:88905988

    公交:蘋果園地鐵乘336路、396路五里坨下

    自駕:沿阜石路到五里坨往北拐上山直達慈善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