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將有一條碧波蕩漾的“綠帶”把北京城環繞其中。昨天(9月13日)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永定河、溫榆河、潮白河、涼水河、北運河五大河有望實現連通,河水流動起來,有利于改善水質和防洪,真正實現“三環碧水繞京城”。目前,環城水系的具體實施方案正在調研論證中。
>>意義
將有效留住雨水
北京是水資源嚴重缺乏城市,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的1/8,世界的1/30,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據市水務部門的統計,近20年來,本市年降雨量持續在400至700毫米之間,且六成左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7、8、9四個月份。
“北京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所以一下大雨,西北部的雨水就迅速向東南部匯集,各條排洪河道都要打開閘門向外泄洪,造成雨水留不住。而大雨一過,各條河道又面臨缺水的問題。”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分析,有效利用水資源一直是水務工作的重點問題,“如果五大河流實現連通,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降雨時,將雨水分配到水少的河段、積蓄雨水,缺水時,幾大河流互相補給。”
>>連接
考慮建地下涵洞
在北京市地圖上,這五大水系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條環繞京城的“綠帶”。“現在,如何打通斷點的方案正在進一步調研論證中。”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有的斷點無法利用地表河流實現連通的,還要考慮建地下涵洞。
水系貫通后,有的河段會出現逆向流動,這需要建設若干泵站使水流能夠循環起來。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目前,具體方案正在由規劃設計部門詳細制定。不過,利用泵站實現水循環的技術已經在本市部分水域應用多年,比如,北海、筒子河在加裝水循環設施后,通過兩處泵站改變了水的自然流向,水質得到很大改善。
>>水源
建46座再生水廠
有專家提出,環城水系形成后,水源是個關鍵問題。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河湖補水的主要來源是雨水和再生水,其中,60%以上水源來自于再生水。未來三年,本市還將新建46座再生水廠,每天還將新增近200萬噸再生水,這將是河流補水的重要水源。
該負責人同時提到,由于再生水自凈能力比較差,河湖不能完全依靠再生水,還需要一定的雨水和清水,本市將根據水資源總量進行調配,確保良好的河湖水環境。
■鏈接
本市河湖水缺乏運動
據市水務局公布的最新河流水質監測,僅永定河、潮白河部分河段水質達且類和址類標準,溫榆河、涼水河、北運河大部分河段為◇類、V類。2012年數據顯示,全市2545公里長的河流中,200余公里常年干涸,有水河流中◇類和V類水質的占了四成多。
“河流水質差緣于水量少和流動性差,”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解釋,城市河湖水體缺乏流動,河湖基本喪失自凈能力,極易成為“一潭死水”,5條河流打通循環,將有效解決水質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