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百年張家口火車站光榮"退休" 市民建議就地保護

2014-11-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張家口火車站光榮“退休”,引來眾多游客拍照留念。CFP供圖

  

  不再有“綠皮車”停靠,也不再有乘客進出站……作為京張鐵路終點站,已有105年歷史的張家口火車站,于今年7月1日停止旅客上下車業務,光榮 “退休”。見證了中國鐵路事業的發端,記錄了一座城市的崛起,承載著張家口人的鄉愁,張家口火車站停運之后是拆是留,引人關注。記者近日采訪發現,不少張 家口市民建議對該站就地保護,把張家口鐵路歷史的“根”留住。

  標志性建筑能否保留

  記者在張家口火車站看到,車站周邊用地已被張鐵家園小區占用,候車大廳、站臺、站前廣場、運轉樓等鐵路用地尚留存原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手書的“張家口車站”站牌,靜靜地張貼在百年站舍的外墻上。

  采訪中聽到最多的聲音是,應該保留路基、候車室等標志性建筑。63歲的鐵路退休職工劉旭東說:“張家口站那些中國近代史和中國鐵路史上劃時代的標志性建筑,應該完整地保留下來,不要再在這片地上搞建設。”

  申報國家文保單位也是一個較普遍的建議。張家口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梅大生認為:“要把現有的候車廳、車站站臺(帶雨棚)、車站辦公用房、日 式運轉樓、職工宿舍及老站臺南邊手工道岔、最早的人工信號(揚旗)保留下來,盡快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將其依法列入文物保護范圍。”

  “2011年張家口站入選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對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來說是個利好。”張家口市《橋東區地方志》主編李志剛介紹說。

  或建鐵路遺址公園

  很多張家口市民表示,要建一座博物館,珍藏一些老物件,讓子孫后代了解城市的歷史。張家口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安俊杰表示:“張家口站作為京張鐵路的終點站是國家開發大西北的橋頭堡。因此,要組織市有關部門聯合北京鐵路局申報張家口站為‘國家鐵路遺址公園’。”

  走訪中有不少市民建議,要挖掘火車站歷史文化內涵,讓它繼續發揮作用。張家口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韓祥瑞說:“我更傾向于建設一個主題公園, 讓市民在綠地休閑散步的同時,了解張家口的歷史。”張家口市橋東區委宣傳部長高煒東建議:“建設一個集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京張鐵路主題公 園。”

  新聞鏈接

  一個車站造就一座城

  在不少張家口人看來,張家口這座百年老車站意義非凡。鐵路機車車輛修理廠、張家口造幣廠……伴隨著火車站的建成,一系列工業企業落戶張家口,開啟了張家口建設北方老工業基地的大幕。

  而正是有了京張鐵路和大型工業企業,產生了大批產業工人,也使張家口成為較早的革命活動中心地帶,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李大釗、何孟雄等人都在 張家口從事過重要活動。1922年和1925年,張家口站員工兩次舉行了索取欠薪的罷工,成為中國早期工人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