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明星周慧敏和倪震的娛樂新聞吸引了人們的視線,倪震置戀愛19年的周大美女不顧,“劈腿”與辣妹濕吻被拍照,倪震迅速被港媒及民眾封為“新一代賤男”。盡管這兩天周和倪又突然要結婚,但更多人仍懷疑倪震花心本性會在婚后復發。不少人弄不明白,倪震有周慧敏這樣的大美女相伴,為何也會花心不斷,是不是“男人天生就是花心”?花心是道德問題還是心理問題?
有些人“花心”有生理原因
一種觀點說,男人“花心”的種子早已種下,早在猿的時候,一只公猿都擁有一群母猿。這是他們通過搏殺得來的。誰強大,誰就擁有傳宗接代的權利,這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人從猿演變而來,這種遺傳雖然過于遙遠,但未必就已完全絕跡。再說人類形成之后,數十萬年來特別是數千年來,實行的多是一夫多妻制,男人的思維是能愛則愛,女人的想法則是嫁雞隨雞。這些思路多少形成了某種劣根性,這種劣根性又被濃縮在遺傳密碼中,代代相傳。
1、愛情激素易上癮
心理學認為,很多男人喜歡像倪震那樣不斷結交新歡的,也有其生理原因。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群中有一種特殊的人,即對多巴胺、后葉催產素等愛情激素“上癮”的人。這樣的人,一旦體內的后葉催產素等激素水平消退,就會通過另尋新歡再次獲得刺激源,從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帶來的極度愉悅興奮,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花心、喜新厭舊的人。
拜倫筆下的唐潢,金庸筆下的段正淳,古龍筆下的楚留香,以及《水滸》中的西門慶,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容易為女人動情,也容易讓女人傾倒,但朝三暮四,處處留情不守情。倪震可能與他們一樣,都是對愛情激素“上癮”的人。
2、可能是基因惹的禍
科學家研究還發現,具有某種基因變體的人,可能會在婚姻中遇到更多的麻煩。
研究發現,在人體AVPR1A基因上的一個被稱為RS3 334片段的數量,與男人究竟是“癡情種”還是“負心漢”有關。一個男人可能有兩個、一個,或者沒有RS3 334片段,而數量越多的男人,與伴侶的關系越不牢靠。據悉,AVPR1A基因就是荷爾蒙“后葉加壓素”的感受體的編碼基因。這種荷爾蒙與被稱為“擁抱化學物”的荷爾蒙——后葉催產素有關。
3、愛情保鮮期只有一年半
心理學研究發現,愛情保鮮期僅有18個月。倪震對周慧敏沒有愛情了,自然會對別人產生愛情。
神經內分泌學發現,男女愛情,是由大腦中的3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苯乙胺和后葉催產素激發出來的。當男女初次產生愛情時,這3種化學物質同時迸射而出,讓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激情亢奮、無比愉悅、欲罷不能。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再不會出現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現象,而且,彼此注視的時間,會比當初少;擁抱的力度,會比當初小。這是為什么?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機體內漸漸會對這3種化學物質,產生一種抗新鮮素的抗體;一段時間后,這3種化學物質的作用就會消失,男女之間的新鮮感會逐漸消失,隨之代替的是情感的交融。
現在倪震與周慧敏間的關系,與其說是“戀人”,不如說是“至交”更合適。
##**CP**##
“花心”更多是心理問題
“花心”的人表面看起來好像和道德有關,但如果深究其行為形成的原因會發現:他(她)在原生態家庭中的撫養人、父母親對其的態度、情感和行為方式有關。
1、渴望被眾人關注
倪震不斷爆出追女的花邊新聞,其中有個原因,可能和小時沒有獲得父親的更多贊揚有關。
倪震的父親是著名的科幻作家倪匡。張純主任介紹,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經常發現不懂得親子教育的“虎父”,培養出“犬子”來。因為父親太優秀了,他自然會對兒子有更高的厚望;也正因為自己太優秀了,他一般不會輕易地表揚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在兒時,很不幸地失去了父親——這個在自我價值感建立過程中,最重要人物的客觀評價,這會使得孩子無論在外人眼里多么光鮮,但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卻很低。
低自我價值感的人,如果難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成就感,就很可能通過其他旁門左道的方式,如倪震的追女方式,鬧出點事來,以吸引人們對他的注意力。
2、渴望征服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