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婚姻家庭 > 正文

“搜索”愛情 白領網上忙相親

日期:2008-09-05  來源:羊城地鐵報
[字體: ]
 

    8月31日晚,內地某婚戀網站在深圳舉辦的一次高端單身白領派對,吸引了為數不少的香港大齡未婚男女特意趕到深圳參加。

    這不是個別現象,據某網站的搜索監測數字顯示,“交友”、“婚介”等網絡紅娘的搜索量近期攀到了數月來的一個頂峰。各婚戀交友網站的訪問量也創下了新高。除了購物決策、旅游出行等生活搜索,“愛情”也已悄然成為了一大搜索主題。有人形容,搜索引擎正在進入“love2.0”時代。

    在剛才提到的高端白領相親派對上,不少受訪的香港未婚男女都認為,前往內地擇偶通過大型高質婚戀網站是比較實際和安全,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香港某國際物流公司張先生表示,“通過這樣的網站可以先了解對方的詳細數據,這樣就更有效率。”

    在內地,也有越來越多的“白骨精”主動注冊并參與到各色交友網站的活動中。一家做“白領交友”競價排名的婚戀網站負責人說,他們的網站從成立到現在并沒有做過什么大的廣告,注冊的會員大多是主動在網上搜索交友網站時找過來的。

    新生代對互聯網的依賴是“love2.0”誕生的主要原因。當“80后”已經成為婚戀、婚慶市場主力軍的時候,傳統的婚介方式顯然不能適應這一代年輕人的婚戀觀。在網絡時代長大的他們,即使面對如此“私人化”的問題,也更愿意求助搜索引擎。

    2008年,網上婚戀交友市場的規模約為6.53億人民幣。通過互聯網認識自己的另一半已經成為現在中國人婚戀交友的重要方式。一份預測報告估計,通過互聯網交友的中國用戶在2008年將突破1.1億人,而“網絡紅娘”有望占據其中的七成份額。

    網上愛情如何“搜”?

    “匹配測試系統” 精確定位

    網友YANGLEI在朋友的推薦下注冊成為某交友網會員。通過網站上的婚戀心理檢測題的測試,他發現一個會員和自己的匹配度達92%,于是開始與她在網絡交流,最后成為現實中的戀人。事實上,像YANGLEI這樣的白領為數不少,通過網站提供的各類“匹配測試”,成為love2.0時代的擇偶捷徑。

    在美國,eharmony婚戀網家喻戶曉,單身朋友通過在網站注冊,體驗專業的心理測試,心理專家根據測試結果和匹配系統的支持,幫助選擇適合的伴侶。這種模式可以避免因社交圈小,不能找到滿意伴侶的困境,又能夠了解自身及伴侶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從而確定“另一半”。它的精髓就在于開發心理測試問卷、開發匹配系統,先做測試再做匹配,應用心理學原理,提高匹配成功率。國內也有不少網站推出由心理學專家研發的“絕對100相容性測試系統”和“匹配系統”,盡量提升網上配對的成功率。

    “周約會”旋風 高效+實惠

    MSN的戀愛頻最近正刮起一陣“周約會”旋風:青年男女每周在網絡舉辦的會員聚會中相遇交談,一周后又可以再奔向下一站,這樣的交友方式,無須刻意的計劃,又十分便捷。

    與眾多在公園、綠地舉行的相對老土的大型相親會相比,這種“周約會”則更顯經濟實惠。由于活動地點在各種簡單的娛樂場所內,主辦方無須額外計劃太多的周邊設施,省下了不少銀子。而活動組織者除了網站的志愿者,就是活動的參與者,報酬自然也免了。算來算去,這是最省錢的約會。

    26歲的譚小姐,不久前就參加了這種周約會的活動。“如果你愿意,每周都能認識不同的優秀男士,這樣的感覺很神秘,因為你不知道這一周會遇到怎樣的人,他是不是你期待的白馬王子。”參加活動的許先生說,“這樣的約會其實更像一個浪漫的速配游戲。”“看聚會上一個個陌生的面孔,就會想哪一個會是適合我的呢,感覺很美妙。”

    1/7瑞典人上網找愛情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7名瑞典人中就有1人試圖通過互聯網尋找愛情。瑞典單身家庭占全國家庭總數的一半,單身族陣營龐大,而互聯網普及率又非常高,“網絡紅娘”因此走進了千家萬戶。這給婚介交友網站帶來了可觀收益。

    例如,創建于2005年的E-kontakt網站現有26萬名會員,以會員費和廣告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預計每年有28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克朗)入賬。

    相關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