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經方剛博士同意,我們選擇了《多性伙伴》書中的相關個案,同時也采訪了幾位多性伴女性,其中包括木子美。她們性伴侶的數字可能讓我們驚訝,但現在讓我們忽略掉這些數字,去聽聽她們的故事,以及“性”這條道路之于她們自己是什么。
性自由對于女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女性案例:驚人的性伴侶數字
1.55歲的邊婕
擁有600多個性伴侶的超級“色女郎”。她的第一次婚外性是與同事。“第一次做愛他很怕,沒什么感覺就結束了,第二次到了高潮,第三次被前夫發現了。”離婚后,邊婕開始了自由的性生活。
“我認識很多男人,身邊常保持3~4個性伙伴。其中一個舞伴,他能不停地做一個多小時,和他在一起每次最少做四五個小時,達到4次以上高潮,那時才知道交合是那么美妙。1998年初我開始上網,一發不可收拾,最多的時候一天3個。我的性伙伴從18歲到50多歲都有,文化層次都比較高。”
邊婕已經不相信愛能一生一世。“有時真的很累,就沒有一個值得你去深愛的。我甚至做不到面對一個男人3個月不膩,我已經習慣不停地換男人,不動情地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有時用工具解決完性欲后,真想大哭一場,我想要的是活生生的男人。”
2.28歲的xixi
200多個性伙伴。從小接受的是留學歸國父母的開放性觀念,七八歲就知道成年男女的那些事情。媽媽會告訴她跟男人怎樣會懷孕,不用套做愛會傳染什么病,希望她發育好再跟男人發生性關系。
讀高中時她就跟英語老師發生了性關系。有一段時間,她瘋狂一夜情,天天找新的男人,還會把做愛細節跟媽媽交流。xixi喜歡多人性愛,“我肯定跟他們沒有感情的,但我可以獲得性的滿足。我瘋狂地享受他們給我的刺激。有時候第二天起床甚至走路都變形,走不利落。那種場合,多半沒有什么意識,有的只是身體帶來的強烈的快感,讓我處于一種癲狂的狀態。”xixi認為性自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不傷害與影響別人。
3.木子美
她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也許500個?
2003年就轟動中國的木子美至今仍然在“收藏男人”。她在微博上約“炮局”,點評各省男人床品。她回憶,在大二時,“突然有一天覺得沒意思,我想如果我不是處女的話會怎么樣呢?我要選一個人結束。”她有3個候選人,其中一個有妻子,一個有女朋友,“我當時心里含著一個破壞的因子。”她在自己來月經的時候選擇了有妻子的那個。“去他家,臥室都是他妻子的照片,我覺得人性復雜的一面很有意思。他一方面要做一個好丈夫,在我這里又要表現這樣……”她挑逗他,最后當然做不成。
1999年元旦,她剃了個光頭,跟有女朋友的那個男生,在沒有激情很平淡的情況下就結束掉了自己的處女身。“當時心里特別淡,特別清醒。好像完成了一件事情后的空虛,等天亮,以后也不知道要經歷什么了,會是什么了。”
她完成了對自己的破處,也讓自己成為不同的女人。“我覺得是把一個恐懼打破了。我本身很叛逆,我做不好傳統,就做一個率性的我,我可以享受一個‘壞女孩’的快樂。”之后,其實也沒有特別喜歡做愛,但會覺得,跟男人交往更真實。當然,一定要抽離道德感。“我喜歡有沖突的東西,跟道德的沖突會讓性更豐富。沖突越強,感受越深,越強烈。”
性伴的數量似乎也有了某種作用,“尤其是當你的性伴侶數字越大時,他就更真實了。覺得你能承受,面對你沒有什么可以掩飾的,真實度越來越大——性其實是一種深刻交往的方式,你要是跟一個沒有交集的男人,不上床,真的沒有什么深的交往。”木子美聲明自己沒想從男人那里掠奪什么,“使用和占有是兩個概念。我沒想占有產權,只是使用,用完了就完了。”木子美說,現在自己見每個新鮮的男人時,都已經很像記者,是抱著好奇去了解一個人。
2005年,《心理月刊》第一次采訪木子美,她當時有一個男朋友,也有一個女朋友,“但我不想自己的資源被用盡了。”現在6年過去了。“能探索的都探索過了,不同的行為、不同的關系、不同的人,全國各地的人,還有外國人,各種信息、欲望、人性上的東西都探索過了,我可以兩三個月禁欲,我現在很淡定,要做一些跟性沒關系的事情。
目前覺得還有一些勞動成果要整理總結一下,用很娛樂的方式。像一個愛好,到一個段落,把回憶總結寫下來。”她說:“我寫文章有些刻薄,把別人不想暴露的東西暴露出來會有一種快感。我特別不喜歡被束縛,別人要夸我我都要去揭穿他。”
“可能是另外一幕幕不自由”
一位多性伴者認為:“我想每一個人都不會滿足于一生只和一個人發生性關系,只要有合適的人,機遇、時間、地點,我想都會發生外遇。”但我們的調查顯示,即使在今天情感關系如此多元、人們越來越寬容的社會背景下,這也不可能代表“每一個人”的想法。人們仍然強烈地渴望忠貞與安全的伴侶關系,也無法在伴侶關系中完全地抽離道德,因為,忠貞與道德既是束縛,同時也是對自我生活的保護。我們采訪了性治療師馬麗,她為我們提供了對多性伴的心理學觀察。
擁有多性伴侶的女人,她們所追求的性自由,是真的性自由嗎?
表面上這些追求性自由的女人,身體力行確實實現了性自由,她們有獨立的性觀念、性態度;性別意識比較高,對自己的身體有著自由的處理權,索取任何自己想要的性愛之歡,也得到了非常多女人們向往追求的高潮體驗,也許在身體感受上是超值了。但是,撥開繁華表面,卻是另外一幕幕“不自由”。
不管是瘋狂地尋找“一夜情”還是不斷地累計計數的“性伙伴”,當一個行為被反復重復后,它實際上已經受了舊有模式的控制,本質上已經喪失了自由。被身體的欲望所控制,被內心一直在尋覓真愛、真情、真誠的渴望所控制,被短暫的歡愉過后更深刻的空虛感所控制。
而這些模式往往是在潛意識里默默運行的,如果不經過特別的思考和個人自我成長,不易被意識所識破,反而可能會因為被身體的快感所反復強化成一連串自欺欺人的信念:我是自由的,我是性自由的,我是享受性愛的快樂的,我是快樂的。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來自內心的安寧和知足。
她們在性中尋找的到底是什么?
邊婕表達的是想要無比興奮的高潮感受,苦惱的卻是沒有一個人能給她安全感。讓她能安全地去愛和索要愛,這才是她內心真想從男人那里得到的。
xixi,她和媽媽交流做愛細節,其實已經打破了正常的母女關系。在性心理咨詢中常會發現這類交流的背后有競爭的心理,潛意識里那個小女孩用這樣的方式傳遞著“我和你們一樣”“我讓你分享我的男人們,我也想分享你的男人(爸爸)”的隱秘信息。所以200多個自由的性伙伴數量改變不了“該如何愛父母,該如何表達愛”的深層困擾。
我認為木子美在用性做不同地方、不同類型男人的社會調查。在她的世界里,性已經遠遠脫離其本身的意義。
瘋狂地尋找一夜情是性成癮嗎?
如果尋找一夜情陷入了一種瘋狂狀態,不斷地數字疊加,不斷地戰勝自我意識的控制,就已經不是偶爾一夜情常見的:饑渴、獵奇、平衡、一時失控、貪歡、受傷報復……這些心理原因了,而是一種內心迷茫而焦灼的尋覓,是一種不自由的失控的狀態,也是一個難以靠個人覺察領悟掙脫出來的循環,容易形成成癮行為。如果這種狀態下帶著很多的自我沖突,怎樣都無法安心,那么性和高潮的快樂都不是她們真想要的,也是需要借助深入性心理治療走出循環的。
什么改寫了我們的性腳本?
方剛,性與性別研究專家,性社會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人文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有《男公關》《多性伙伴》等。
多性伙伴行為者的存在相對于主流社會是一個亞文化群體,他們有著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性腳本。我們看到,在本研究中受訪的多性伙伴行為者當中,他們所處的場域有著一些常見的特點。這些特點,無疑都是社會轉型下才得以出現的,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都在消解著社會控制與個人間的交換關系。
1、一些多性伙伴行為者經歷了由原居住地到新居住地的遷移過程,新的環境下與舊的社會控制關系脫節,與這些社會關系的交換機制也解體了,相對陌生與新穎的環境帶給人更大的自由;
2、本研究中的受訪者,主要生活在北京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現代化的社會要求個體獨立性強,對私領域更為尊重,社會更少向個人強加交換機制要求其遵從社會控制;
3、受訪者很多人生活在性觀念相對開放的小環境(單位、社交圈等)中,這一小環境下的“場域”缺少傳統社會通常的控制機制;還有些受訪者在與極為叛逆的人、特別是極為叛逆的異性接觸后,全面顛覆了原來的性觀念;
4、受訪者中一些人通過互聯網結識性伙伴,互聯網這一場域具有匿名性等特點,回避了與社會控制的交換關系,進一步消解了社會控制。
在M06的身上,經歷了由婚后的忠誠到多性伙伴行為的變化。其間,新居住地、大都市、小環境、叛逆的異性都對他的性腳本的轉變發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那些“先行者”起到了“榜樣”的作用,使他確信超越社會控制并不會換來利益的受損。事實上,他后來的很多性伙伴都是通過互聯網獲得的。M06從視越軌行為為“法律問題”到為“道德問題”,認為“法不責眾”,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經歷這個轉折后,他不再擔心越軌會引來很強烈的社會懲處了。這樣,他就沒有必要再以“忠誠”去和社會控制進行交換了。我們從中看到,個人生命歷程中性腳本的改寫,同樣體現著社會交換的作用。
觀念原本更為保守的F03的行為轉變過程,也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她在離婚后,從東北一座小城遷到了北京:“我覺得社會存在一種縱容和羨慕的心理,道德尺度在不斷變化,甚至連我父母這一代人也不會加以干涉了。所以有時我就會懷疑所謂的道德標準。好多同學、朋友都持開放的觀念,而且她們還會給我介紹情人。”
M01不僅為我們描述了相似的轉變過程,還列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認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應該說有三個最主要的因素:
A、主要是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了解到社會上許多人的性活動很活躍。1998至1999年間是轉變的關鍵時期,那時媒體在突出宣講掃黃打非,我卻從中看到了一些人過著性自由的生活,知道原來是可以這樣的,性觀念因之變化很大。
B、看到太多的婚姻悲劇,從電視劇等了解到婚姻破裂的太多。自己家人中也有這樣的婚姻悲劇,我受震動很大,認為婚姻是不可靠的。
C、交了幾個女友都不成功,因為自己說話不太會討女人喜歡。加之想到婚姻所帶來的精力、經濟負擔,便不急于結婚了。但性生活還是需要的,開始以更自我接受的心態面對不以婚姻為目的的異性性行為。
社會轉型提供了一個場域,這是一個強調性的“自律”無法交換到社會“獎賞”的場域,同時也是宣揚著“不自律”可以獲得個人自由和快樂的場域。在這樣的場域當中,對性的社會控制解體了,個人性腳本也被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