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流行風尚 > 正文

馬克龍夫婦忘年戀被過度消費,請不要美化師生戀!

日期:2017-05-13  來源:澎湃新聞網
[字體: ]

導語:法國迎來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39歲的馬克龍,他和64歲的法國第一夫人的“忘年戀”更是成為最近的熱門八卦。但心理專家卻不得不提醒大家警惕,不要美化未成年人師生戀!

馬克龍夫婦的忘年戀成為熱門話題

法國迎來了近60年來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國總統——39歲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以66.06%的支持率贏得競選。有趣的是,這位將會對國際政治格局和全球經濟都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卻畫風清奇地以一段年齡相差24歲的“忘年戀”成為最近人們茶余飯后最熱門的八卦。

和64歲的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特羅尼厄在20多年前相識時,這位新晉“鮮肉”法國總統只是15歲的高中生,而布麗吉特·特羅尼則是已婚且育有三個孩子的女教師。

這段被過度消費的忘年師生戀如今修成正果成為佳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段忘年戀都可以成為傳奇,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忘年師生戀不該被美化,更不該提倡,否則就有釀成悲劇或者構成犯罪的風險。

未成年人師生忘年戀——那么罪那么美

“忘年戀”指戀愛雙方年齡差距大于十歲。英語中用May-December Love這個短語來表示“忘年戀”,即這段戀愛關系中的年輕一方正處于生命的春天(即5月),而年長一方則處于生命的冬季(即12月)。當年82歲的楊振寧和28歲的翁帆結婚,一度刷新了人們對于“忘年戀”的定義,而如今法國總統夫婦相差24歲的婚戀再次將“忘年戀”推上風口浪尖。

“忘年戀,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比如社會地位、權力人脈、金錢財力這些外在客觀因素,比如戀父/戀母情結等內在心理因素,成年人之間的忘年戀結合只要是兩情相悅就無可厚非,但對于涉及未成年人的忘年戀要引起高度警惕,這往往是游走在犯罪與道德淪喪的灰色地帶。”

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和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陸崢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未成年人的忘年戀通常發生在師生之間,還未成年的初中生、高中生正處于情竇初開的花季,生理上的發育引起了性激素變化,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如果這個時候,成年教師出于有意或無意的性誘導是極其危險的,會對未成年人身心都造成無法挽回的殺害。”

4月27日,年僅26歲的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郁癥的折磨自縊身亡,其抑郁自殺的背后,是13歲時曾遭受老師誘奸而留下的嚴重心理創傷。在林奕含的自傳性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她這樣寫道:“在無路可走時自我催眠說,自己愛上了老師,想用愛來抵消性侵的傷害。” 

陸崢告訴記者:“未成年人還沒有心智成熟到可以清楚區分愛情和性,尤其是女孩往往會把第一次性經歷誤認為初戀,加上傳統貞操觀的影響,會被和自己初次發生性關系的人控制。無論男女,第一次性經歷都尤為重要,會對其之后人生的行為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一次性經歷如果很糟糕,以后就會對性產生排斥,甚至會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已經有研究表明,創傷后應激障礙可致腦功能和腦結構的改變,并導致長期的精神創傷,如抑郁焦慮失眠及消極自殺等。”

馬丁·海德格爾和漢娜·阿倫特、薩特和薩岡、胡蘭成和張愛玲,哲學家大文豪的傳奇愛情似乎為忘年戀蒙上了一層浪漫面紗。但值得注意的是,文藝作品對“忘年戀”的美化,讓不少文藝青年陷入了不切實際的危險幻想。

忘年戀扛鼎之作當屬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該小說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愛上一個12歲小女孩的故事。陸崢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未成年人有兩個特質,即模仿和孩子氣,會因為獵奇心態而做一些書里讀到或影視劇中看到的反常事,從而獲得一種體驗和存在感。尤其是文藝青年通常都內心敏感多思,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位才華橫溢能產生精神共鳴的師長就容易心生愛慕。此時,作為被愛慕的師長應該做出正確引導,不能讓這份原本美好的情愫陷入罪惡的泥潭。”

在美國,法律是傾向于保護弱勢一方的利益的。涉及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師生戀,無論雙方性別,老師必定要接受調查。如果發生了性行為的,不管未成年人當時是否自愿,老師都要負刑事責任。并且,如果未成年人父母知情不報,還可能會因為“忽視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而被起訴。

陸崢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未成年人被誘奸往往很難取證,這就導致犯罪成本低犯罪率高。要增加有關末成年人的監護者的防范意識,防止性犯罪,強調家庭、社會的預防作用至關重要。”

事實上,除了禁止未成年人師生戀,高等院校里的成年人師生戀在美國也是被禁止的。由于考慮到師生戀會影響到公平機制,在如今的美國各州禁止師生戀的法律不盡相同,但主旨意思一致:在從高校的各級課堂里,如果師生之間爆出戀愛關系,或者僅僅是在公開場合有親昵、曖昧行為,當事人就得面臨選擇——要么結束戀情,要么教師辭職或學生退學。

這種師生戀愛禁令已經被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效仿,日本、韓國相繼推出了類似的規定。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南非著名作家庫切在著名的《恥》中寫道:“作為教師,我們是握有權力的人。也許該禁止將權力關系和性關系混在一起。在處理二者的關系時,應當表現出格外的謹慎。”

忘年戀的幸福秘訣——心智差距小于年齡鴻溝

國外有研究統計,比較理想幸福的夫妻年齡差距有個公式:男方年齡=女方年齡*1.2857。比如20歲女性配25歲男性。這個公式也符合中國對于男女婚配年齡的傳統,符合生理規律和生命節律。

據統計,不少忘年戀夫婦在婚后五年時間會由于年齡差距生理差異而不歡而散。上海知音心理咨詢機構教務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嘉儀告訴記者:“曾經有位婚姻遇到問題的年輕女性來我這里做心理咨詢,她和老公年齡差二十歲,剛結婚時她撒撒嬌,老公可能會覺得她可愛,但是長期的只索取不付出、需要對方無限制的包容驕縱寵溺就會讓配偶感到負擔,他老公和前妻有個女兒,就覺得自己二婚找來的不是老婆而是找了另一個女兒,兩人矛盾就不斷激化。”

那么忘年戀婚姻如何才能保鮮獲得幸福呢?孫嘉儀告訴記者,忘年戀也有幸福模式,取決于心智上的契合度,“一般而言,同齡男生較同齡女生早熟,但是也有個別男生年幼時心智就已經很成熟,這類男性在成人后迷戀上比自己年長的女性并且結婚,并且他的年長配偶又比同齡女性天真幼稚擁有一顆‘少女心’,那么這樣的組合獲得幸福的可能性就很大。也就是說忘年戀幸福秘訣是心智差距小于年齡鴻溝,以及雙方所受教育背景相似、價值觀相同。當忘年戀雙方在生理角度體能方面不在一個節奏上的時候,至少可以做靈魂伴侶。無論是男大女小還是男小女大的忘年戀模式,如果其中一方是抱著‘找媽’或者‘找爸’的依賴心態或者因為戀父/戀母情結才選擇忘年戀,那么婚后會出現代溝、需求沖突等各種問題。”

孫嘉儀稱,戀父/戀母情結不利于兩性關系的發展。通常,婚姻中會呈現出三種狀態:父母態、成人態、兒童態。健康的伴侶關系應該是成人態,“妻管嚴”或者大男子主義的強勢一方呈現出父母態,而整天覺得自己是寶寶不想長大成熟的則是兒童態。

忘年戀婚姻中年齡小的一方如果無擔當、無責任感,向伴侶索求如同父母般無私的愛卻又不肯付出,長此以往會給伴侶造成壓力甚至成為累贅。戀父/戀母情結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原因,其一是在童年缺乏父愛/母愛,其二則恰恰相反,童年受父母寵溺形成了依賴心理,停止固化拒絕成長。因為戀父/戀母情結而選擇忘年戀婚姻的人往往缺乏擔當、不獨立、無責任心,不利于個體成功、家庭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