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多醫生在實踐中發現,有些屬于“不育”的男性能生兒育女,而部分屬于“正常”的男性卻總是當不了父親。可見男性生活能力在一個灰色地帶,把處于灰色地帶的男性當作不育癥患者來治療實在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英國研究人員聯合對765名不育男性的精子和656對已經育有子女的夫婦研究后制定的新標準是:精子數≥4800萬/毫升,活動數≥63%,12%以上的精子形態正常,則被認為是正常生育能力;精子數≤1350萬/毫升,活動數≤32%,正常精子≤9%,就是沒有生育能力。如果精液檢查結果在這兩者之間,則處于灰色地帶,這樣的男性可能有生育能力,也可能沒用。
該研究強調精子的形態學檢查最能反映男性的生育能力,正常的精子應該含有一個橢圓形的頭端和鞭子一樣的尾部,頭端呈圓形或者過大,尾部蜷縮的精子則是異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