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走!”
到了馬路中間——“停。”
等車過去了,他又說:“好,走!”
我高興極了,說:“現在樂樂可以過簡單的馬路了!”
“什么是簡單的馬路?”
“就是只有兩條車道的馬路。有的馬路有四條車道,要復雜得多,你還需要慢慢學習吶!”
生活中,孩子可學的地方非常多,只要我們有心發現,并及時反復地教他,他就能慢慢學會并掌握。
樂樂3歲零8個月的時候,我有機會每天和姥姥一起送他去幼兒園,每天都要經過一條沒有紅綠燈的有四條車道的馬路。我覺得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和時間教孩子過馬路。雖然孩子還小,但每天都教他,就會有收獲。
我根據不同的情況,告訴他不同的方法,比如眼睛要左右看,要看車的遠近和速度;要一段一段地走;不能跑,要快步走;即使紅燈亮了,也要看車是否停穩等等。
因為情況復雜,知識點太多,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但是可以一次說一種,天長日久(大約一年多的時間),孩子慢慢就能夠掌握。孩子掌握了一些之后,就不愿意我們拉著他的手了,這是正常的。這時,我就說自己是“盲人”,由孩子幫助我過馬路。尤其是看了電影《導盲犬》之后,樂樂更能夠理解其中的作用了。在心理感受上,是孩子在幫助我;而實際上,是我在保護他。但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發揮的作用,非常高興和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