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兒園雙語教學(除明確指出的語種外,一般為漢語和英語)的開展,對雙語的議論也多起來了,略加歸納,有如下兩種說法。
贊同者認為,教育面臨培養“全球人”的任務,對幼兒進行雙語教學,是時代的需要。
不贊同者認為,幼兒期應先學好母語,把母語學好了,再學外語也不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確定了幼兒在發展中以情感體驗,自身興趣為重,改變以知識為中心的的教學做法。所以本文粗淺論述了從幼兒心理特征方面對幼兒的外語學習的影響以及對策研究。
一.關于幼兒園外語教學褒貶不一的聲音。
〔一〕教育工作者
虞永平:
1、是否過了6歲就學不好英文了?
2、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有沒有比英文更重要的內容要學?
3、與世界接軌真的要從幼兒學英文開始嗎?幼兒承擔的責任是否太重了?
4、我們有沒有給予幼兒充分聽、說漢語的機會?
5、學英文到底是誰的需要?幼兒的?家長的?貌似學者的商人的?
6、今天成千上萬的英文教師,真正合格的有多少?
7、把英文作為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有法律依據嗎?
8、是否應該關注一下現今幼兒園課程的平衡問題?
史艷麗:
雙語教學在幼兒園里面實施,我認為不能用一個標準來界定,我以為在幼兒園中進行英語教學,必須看你現在幼兒園的條件,是否是其它方面的活動都搞的非常好,是否幼兒有足夠的玩的時間,是否你園具備良好的英語教師,孩子們是以聽、說為主要學習內容,還是以背下幾個單詞為學習目的。
jane:
對幼兒是否可以雙語教育,不是成人說了算。 而應該看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幼兒快樂就可以學,反之不學。其實我們在這里討論了半天,也不過只是從成人的角度看問題,以成人的觀點討論問題。成人不能代表幼兒去選擇,決定。真正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提高雙語教師的素質問題,不是該不該進行雙語教學的問題,(雙語教學在國外的總多研究中都已證明可以進行)雙語教學真正的關鍵還是教師,教法,觀念的問題。如何建立規范的雙語教師培訓機制才是核心。
郭靜
我見過有一些幼兒園的外語活動還是不錯的,孩子很興奮,覺得在外語活動中放松了自己,想大聲的說話,并是很大的聲音,有點象討論。這與傳統教學模式有些出入。這些幼兒園的英語老師也是把孩子的興趣,情感放在了評價的第一位。并不迎合有些家長只想讓孩子多記單詞。
王娟
我認為要有很合適的教材,和稱職的老師,幼兒是能從英語活動中受益的,對培養語感好處。
〔二〕家長
衛軍
孩子上小學已我覺得興趣是最重要的,假如我的孩子因為學了英語,而有一定的壓力,有了陰影,就得不償失了。
小喬
孩子已上小學還是不錯的吧,多學學好。學總比不學好。
李金娣
我認為發音挺重要的,要有好的老師,教對了學了才有用。我們幼兒園請的外教就不錯。
穆林
我們孩子幼兒園老師也教英語,我覺的還可以,反正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了。
柳女士
我覺得孩子現在就應該好好玩,孩子感興趣就學,不感興趣不學也無所謂。但話說回來,看見別的孩子都學,自己有時侯也不想讓孩子落后。
〔三〕幼兒
楊蒙蒙4歲喜歡,我姥姥說我英語歌曲唱得可好聽了。
高鵬4歲恩。(你想畫畫還是說英語?)畫畫。
喬愛婷5歲喜歡呀,上次我在公園和外國人說HELLO呢。他說什么我可聽不懂。
李博8歲好玩,在幼兒園玩好多的游戲,也不用寫作業。
李登耀9歲我不喜歡英語,小時侯不喜歡,現在也不喜歡。
二.客觀的從理論角度論述。
(一)從幼兒心理特征方面來考慮。
研究者還利用核磁掃描技術對兒童和成人外語學習者大腦的活動情況分別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將外語貯存在"布羅卡斯區",即與母語相同的部位,而成人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已無法將外語貯存在該區,只能在大腦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記憶結構,新的記憶結構沒有"布羅卡斯區" 靈敏,在使用時還需要與"布羅卡斯區"建立聯系。大腦中負責學習語言的部位"布羅卡斯區"在人的幼年時期非常發達靈敏,人們的母語即存貯在該區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區域的靈敏性呈下降趨勢。
國外學者曾對兒童學習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勝利機制作過研究。例如Kim等人1997年的實驗研究表明,很早就學第二語言的兒童,其母語和地二語言的學習中心幾乎是在腦部的同一位置上;兒童如果能用學母語的機制去學第二語言,就會使第二語言的學習邊的輕而易舉。還有學者做了功能性核磁共振腦造影的研究,發現學習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時間相近,腦部處理這兩種語言的區域就越靠近,甚至部分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