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預防寶寶誤食藥物的幾個妙招

日期:2011-03-09  來源:花花網
[字體: ]
  幼兒的好奇心有時間會惹禍,對危險沒有足夠意識的寶寶有時會將家中儲備的藥物當“糖豆”來吃,這會給寶寶身體帶來傷害。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孩子誤食藥物,嚴重的孩可能威脅寶寶的生命。


 

  藥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家里藥品不可以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內。需放在寶寶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鎖的櫥柜或儲藏室內。
  
  不要把藥叫做“糖果”
  
  平時喂寶寶吃藥時,不要騙他們說這是糖果,而應該告訴他們正確的藥名與用途。否則,他們會真的相信藥是糖果而隨時想吃。如果你告訴寶寶,他的咳嗽藥水是好吃的糖水,初看起來挺有效的,寶寶很樂意地就把咳嗽藥水喝了下去,但是,它的害處是——當寶寶以后再看到咳嗽藥水的瓶子時,他很可能會把這好吃的“糖水”一口氣全部喝了下去。
  
  喂藥時大人不要離開
  
  給寶寶喂藥時,媽媽盡量不要中途離開,假如有事不得不走開,千萬要記得把藥放在安全的地方,不然是非常危險的。


 

  避免在寶寶面前吃藥
  
  寶寶模仿力強,最愛仿效大人的動作,如果大人當著寶寶的面吃藥,好奇的寶寶就會想方設法模仿,一旦有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嘗嘗大人的藥。尤其是現在的寶寶由祖輩們帶著的居多,而老人難免有些病痛,往往每天都要吃藥,寶寶更會覺得藥是每天必吃的“食物”,因此媽媽要記得提醒老人們,吃藥的時候要避開寶寶。

  對寶寶異常表現要留意
  
  要盡早發現寶寶吃錯藥后反常表現,如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會表現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遇到此事,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寶寶動過。總之,若無明顯誘因,而寶寶卻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媽媽應該仔細排查一下寶寶是否偷吃了藥。
  
  盡量誘導寶寶自己吐出藥物
  
  一旦發現寶寶誤服藥物,切莫驚慌失措,指責或打罵都容易令3歲以內的寶寶受驚。越打罵,他越不肯吐出藥片,也越說不清楚他吃過了什么。正確的做法是:若發現藥片還在寶寶的口中,就拿寶寶平時喜歡吃的東西,誘惑他張開嘴巴,然后乘機挖出藥片。千萬不要硬撬寶寶的嘴巴,這樣只會讓寶寶加速把嘴巴里的藥片吞下去,甚至因哭鬧而令藥片滑入氣管引起窒息。


 

  弄清誤食藥物的細節
  
  若藥已經進了寶寶的肚子,那要盡快弄清寶寶誤服了什么藥物,服藥時間大約有多久和誤服的劑量有多少,如讓寶寶說出多少時間前吃了哪個藥瓶里的藥,或是媽媽自己檢查哪種藥被挪動過,并且數量明顯減少。以便及時地掌握情況,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自行處理危害小的藥物
  
  如果寶寶服藥的時間不長,在4-6小時之內,可以在家里立即采用催吐方法,使寶寶把存留在胃內尚未消化吸收的藥物吐出來。方法是:用一根筷子輕輕觸碰寶寶的嗓子后部(咽后壁處),寶寶會感到惡心而引起嘔吐。為了更好地催吐,可以讓他喝些清水,反復催吐幾次,這樣可以盡量減少藥物的吸收,避免引起藥物中毒的發生。
  
  誤服危害大的藥物后需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服入的藥量過大,或時間過長,或副作用大(如誤服避孕藥、安眠藥等),特別是當寶寶已經出現中毒癥狀時,必須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搶救治療,切忌延誤時間。在送往醫院急救時,應帶上寶寶吃錯的藥,或有關的藥瓶、藥盒、藥袋,供醫生搶救時參考。如果不知道寶寶服的是什么藥,則應將寶寶的嘔吐物帶往醫院,以備檢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