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睡眠研究專家近日透露,目前我國近40%的成年人或多或少存在失眠情況。
專家指出,目前業界將睡眠障礙疾病分為80多種,其中失眠是睡眠障礙患者最常見的疾病。我國30%~40%的成人或多或少存在失眠情況,其中10%~15%的失眠是長期或嚴重的。
超過30分鐘不能入睡、夜間清醒次數多于兩次、多夢、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次日頭昏乏力等,均是失眠的癥狀。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承受的壓力增大,失眠呈高發趨勢。大于65歲失眠人群是65歲以下的1.5倍,婦女可能報告失眠的人數大概是男性的1.3倍。我國兒童青少年由于背負升學就業等壓力,失眠的發生比率類似成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認知睡眠中心主任秦嶺教授提出,睡眠占據人類生命三分之一時間,睡眠不足會給全身各系統帶來嚴重影響,包括免疫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低質量的睡眠及睡眠不足還可損害人的日間功能,導致記憶功能、推理能力下降等。
中華醫學會理事、南昌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鄧麗影教授提出,睡眠還和人類壽命有關。人類平均每天睡眠7~8小時,死亡率最低;睡眠時間低于或高于7~8時,壽命會減短。
專家提出,目前公眾對正常睡眠內涵和睡眠疾病危害認識較為膚淺。建議通過睡前適當運動、保持晚餐清淡等途徑促進睡眠,重癥失眠患者應通過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