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可以稱得上“茶之國”,但人們對喝茶目前還存在誤解。
一是覺得越貴的茶越好。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價茶,除了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茶的價格由品質和級別決定。品質主要指茶的產地和樹種,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龍井好;級別主要和采摘時間、采摘部位有關,嫩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價格就相差不少,同樣是龍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貴的。老百姓其實不需要買高檔茶,完全可依據個人經濟能力和不同的口味進行選擇。專家建議,選擇100—300元一斤的茶比較合適。這個價格,已可以買到品質非常好的茶。建議大家在購買的時候,重品質、輕級別。有些級別高的茶采摘時間太早、太嫩,而茶的一部分營養恰是在莖里,有些便宜的茶養生效果更佳。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第一種茶可滿足人們“養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種茶則可以滿足人們“養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禮儀、悟道等。茶對人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養心為主、養身為輔。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壓力大,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耐心地泡一壺茶、品一壺茶。人在煩躁時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時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壺茶,再做決定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