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要評選硅谷最轟動的事件,非Google那場三角緋聞莫屬。8月底,谷歌發言人證實,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結婚6年的妻子已經分居了。
坊間普遍相信,分手原因是布林有外遇了,對象是一名比他小13歲的谷歌眼鏡市場經理阿曼達·羅森博格(Amanda Rosenberg)。
沒過多久,又一名谷歌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宣布離職,準備于10月前往北京工作。這位雨果正是阿曼達的前男友。
于是,關于“老板搶了下屬女友導致下屬出走”的故事不脛而走,換一個比較文藝的說法是,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說走就走的旅行。
辦公室的曖昧戀情,你有過嗎
其實呢,地球上其他辦公室也一樣熱鬧。求職網站CareerBuilder網站采訪了4,200名職場人士,調查顯示,39%人稱曾與同事約會。
另一個Vault職業網站發現,59%受訪者與同事至少約會過一次。
曾經寫過《辦公室戀情之員工法則》的赫萊茵·奧倫說:“在21世紀,辦公室已經變成了一個村落。除了這兒,還有什么地方你會一天呆上12個小時?”
說白了,私人約會和工作往來的界限其實相當模糊,進可攻退可守,很多高手在這兩個領域之間穿行自如。還有調查表明,職場女性遭遇這種尷尬的次數遠高于男性。
網上有妹子說過自己的經歷:前同事約出去喝一杯敘敘舊,她的想法很簡單,了解一下對方目前呆的公司狀況,有沒有可能跳槽過去。但聊了沒一會兒,在對方的引導下,話題就偏離了工作范疇,直奔私人領域。
她怕得罪人,只好消極配合。散場后,前同事仍然不斷以“介紹工作”的名義接近她,未能得逞,最后帶著誘餌一起撤退了。
如果你壓根兒沒想和對方發展戀情,那碰上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兩性關系學家特宛娜·A·海因斯建議:“從開始就該搞清楚,你希望會面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然后在安排會面時明確表達這些想法。”
個人品牌專家多利·克拉克則認為,姑娘能做的就是盡量選在白天見面,帶一位同事,還有穿得職業點。為了保證安全,“一定要計劃好正式會面結束之后去哪里。”
如果你善于把握局面,其實也可以不用那么如臨大敵,當發現苗頭不對及時制止就行了,比如切換成職業話題,又如多提提另一半。
方法總是有的,關鍵是要明確表態。同在職場混,抬頭不見低頭見,有些局面不拆穿可以,但要消除誤會,還是應該趕在第一時間。
TEST:你是想約會呢?還是“談工作”?
其實吧,有些界限是你自己搞混的。
#男同事邀請你下班后單獨一起看電影。只要這片子你想看,你就會去。
#每次約高管聊公事,你都會穿凸顯曲線的連身裙。
#辦公室總起哄你應該和搭檔“在一起”,你也覺得不錯。
#公司開年會時,你裝醉,暗暗祈禱部門里新來的帥哥能送你回去。
#跑客戶時,你會脫下婚戒。
#每次和男友吵完架,你都會逮一個正好在線的男同事求安慰。
#曾經愛上已婚男上司。
#你找了各種借口謝絕男友來公司接你下班。
#你總是有辦法讓男同事幫你做事。
#你不擅長拒絕男士,尤其是甜言蜜語。
結論——以上,如果有超過兩條與你的情況相符,那么這個辦公室對你來說,簡直是浪漫四伏,曖昧叢生。僅靠“神經大條”四個字是無法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