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11月23日電(記者 錢錚)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2日宣布,該機構研發的殺毒新技術利用可擦寫的大規模集成電路,高速查找電腦病毒,并在病毒侵入計算機前將其殺滅。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2日發表的新聞公報稱,目前常用的殺毒方法是在計算機上安裝殺毒軟件,但這種方法會導致計算機運行速度和網頁顯示速度降低,并且殺毒軟件查找病毒時一般先是將從網絡下載的數據暫時保存到計算機中,然后再檢查這些數據是否含有病毒,這使得病毒有可能在查毒進程結束前就已感染了計算機。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于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開發出了新型病毒查殺系統,F場可編程門陣列是一種集成度很高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普通大規模集成電路一旦制成,其功能就不能改變,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像程序一樣允許寫入數據,從而自由地變換功能。
新型病毒查殺系統主要包括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芯片和處理器。將新系統連接在電腦和網絡之間,網絡數據通過該系統時,數據中包含的病毒便會被系統查出并殺滅。由于新系統充分發揮硬件功能,其查找病毒的速度10倍于殺毒軟件,可實時應對最高通信速度為每秒10吉比特的網絡傳輸來的海量數據。同時,新系統安裝在電腦外,不存在使電腦運行速度下降的問題,病毒在侵入用戶電腦前被殺滅,使電腦更加安全。此外,新類型的病毒出現時,系統還會根據病毒信息的更新,自動更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的內容。
據悉,此次開發的系統應用的是市面上銷售的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人員下一步將著手研發專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以期將系統的價位降低到與殺毒軟件相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