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備受業界關注的“2018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第五屆普惠金融論壇”在京圓滿落幕。據悉,此次論壇由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主辦的,匯聚了包括央行、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相關機構領導、 互聯網金融與小微金融領域的相關專家和學者,多方就金融科技的現狀與未來趨勢、供應鏈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如何化解金融風險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專家表示,近年來, 隨著金融領域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使得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拓 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新時代下、新要求下,金融服務應更注重防范風險、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經濟發展由高增長向高質量轉變。而作為賦能實體經濟 的重要抓手,供應鏈金融在本次峰會上也受到了高度關注,相關議題得到廣泛探討。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代表 在現場發言表示,供應鏈已上升到國家發展重大戰略中,供應鏈金融也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供應鏈金融業務在發達國家增長率為15%左右,到2020 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有望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該代表認為。供應鏈金融的出現和發展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小企業融資以及大眾投資 者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比如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臺能對中小融資企業的資金流、物流、票據憑證類等信息有較好的掌握,業務風險相對可控;中小企業借助供 應鏈金融平臺提供的服務能快速、低成本的獲得融資資金,解決其長期以來存在的融資難痛點。
作為國內專注供應鏈金融 的代表性平臺,得融在線自成立以來,就在資產端和風控端形成了獨有優勢。平臺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通過挖掘優質的項目資產,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金 融服務支持。而借助三重項目審核機制,得融在線做到了對項目的渠道嚴格把關;風控團隊還會對所有項目從多維度進行嚴格審核,并按照專業、標準的審核流程, 使整個項目安全可控。
“今年10月,國務院辦 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 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得融在線負責人講道。供應鏈金融體系是資金提供發方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把單 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的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得融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真實的交易背景產生的,作 為集信息登記與發布、信用評級、資金撮合等服務的中介平臺,得融在線為拓寬中小企業借款渠道,降低借款成本,合理有效增加投資者收入創造了可能。
“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的 發展,供應鏈金融正走向一個深度智能化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模式。得融在線作為國內較早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中介平臺,將努力通過對整個產業的資源整合,提 高融資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打造供應鏈金融管理新模式、新方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和個人投資者貢獻更大的力量。”得融在線負責人對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