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地震提醒我們幾根光纜維系著什么

日期:2006-12-29  來源:東方早報
[字體: ]

    12月26日晚,臺灣島南部海域發生里氏7.2級地震,造成2死47傷。這次地震更造成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中斷,致使中國及附近國家和地區通信受到嚴重影響。

    用一句俚語來說,現代化可以表述為“有了電,真方便”。但現在,有電無網(絡),也是白搭。MSN上不了,國際通訊受阻,對于許多人來說,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就有報道說,一位在阿里巴巴做出口貿易的網民,由于無法和國外客戶溝通,一氣之下將電腦給砸爛了。此次地震所引起的“通信災難”,形象地揭示了當下人類世界所處的境況。

    這首先證明了:全球化已深入“家門”,無論你歡迎還是拒絕,都已經無法改變這一世界格局。按照全球化問題專家托馬斯·弗里德曼的說法就是,世界正在變平。世界之所以日益平坦化,就是通過一條條光纜的鋪設,使互聯網無遠弗屆,從而將整個地球變成一個“高爾夫球場”。弗里德曼將當前全球化的特征,稱為“全球化3.0版本”。最近一期《時代》周刊評選所有互聯網使用者(網民)為年度人物,也是針對這一時代特征所給出的論斷。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惟有主動融入全球化,以更為開放的姿態跟上全球化的進程。正如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里提到的,在全球化3.0時代,全球范圍內的合作與競爭無處不在。比如在印度班加羅爾,不僅有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在幫助美國人處理稅務申報工作,還有一家擁有雇員上千人的呼叫中心,負責處理美國消費者服務、投訴業務,其中包括為歐美乘客尋找丟失的行李。雖說這不過是全球化競合狀態的一個樣本,但這意味著,只有加入這一全球化游戲當中,才能夠從中分得一塊蛋糕。在中國大陸,數以千萬計的工廠,為不同國家的公司生產不同品牌的服裝、鞋帽以及電子產品,也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所謂全球化,并不僅僅體現在科技、生產與消費領域,與之相適應的,還有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的調整。否則,單純的經濟全球化,勢必引起一系列的不適乃至沖突。而相對于經濟全球化,政治與文化的全球化更為艱難,也更容易引起排他反應。

    這一點,在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導演《通天塔》(Babel)中,有著極為形象的闡釋。這部影片以《圣經》故事為敘事背景,描述了在全球化之下,人類之間矛盾與沖突的危機。影片由三個故事組成,其中講到,一對美國夫婦到摩洛哥旅游,妻子卻被當地兩位牧羊少年不慎擊中———他們當時正在玩父親從日本游客那里得來的一把獵槍。這本是一起誤傷事件,卻被美國政府看作恐怖襲擊。由此,整個營救活動顯得離奇荒謬。

    細心一點的話,可以看到影片中一位牧羊少年穿著仿造的Adidas褲子。這自然讓人聯想到,全球化并不僅僅在于大規模地“復制”高樓大廈、世界名牌,盡快推進制度轉軌,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同樣是決定全球化———換而言之,也是國家與個人進步———最終成敗的關鍵因素。

    回到事件本身,還可以看到,全球化固然使國家與個人從中受益,但也可能使不幸放大。換在不久的過去,這一場地震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后果,顯然微不足道。即便是2001年發生的同樣災害,也沒有造成現在這么嚴重的局面。這或者證明,全球化是多么的脆弱,其命運竟然維系在幾根海底光纜之上!但這不也反過來證明,全球化是多么根深蒂固,勢不可擋!

    人類之命運,如此端賴于幾根光纜,幸與不幸已經無從說起。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中斷全球化的進程,我們將不僅成了網絡孤兒,也將成為世界孤兒! (魏英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