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暑假過半,聚生網管提示家長應關注孩子的上網行為

日期:2011-08-04  來源:
[字體: ]

暑假過半,聚生網管提示家長應關注孩子的上網行為
文/韓 日期/2011-08-03
暑假過半,網上的育兒論壇中學生家長熱議話題是暑假孩子們的網絡生活——“網上種種菜、養養寵物,再織織‘圍脖’,這就是暑假生活了嗎?”
據了解,暑假期間許多學生同學都在網站上建了自己的“莊園”, 有自己的小屋,有花有草,還能釣魚、養家禽,“沒錢的時候,就靠虛擬成勇士等各種身份打工掙錢。”彼此會互相“串門”。當然也有不少同學還申請微博賬號,時不時還會“織圍脖”。“大人刷微博是為了了解新鮮資訊,而小朋友則是為了看看每天的粉絲數有沒有增加,不停地轉發和評論,還能贏取微博勛章。”
其實這些孩子們每天玩的正是時下最為流行的社交網站。據統計,國內某個大型兒童社交網站,其注冊用戶已經達到5000萬人,相當于占了中國兒童數量的1/4。不少中小學生還擁有開心網、人人網等不同的社交網站賬號。某網站曾對2000名8歲至16歲的青少年使用社交網站情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左右的青少年在不同社交網站上擁有賬戶,其中一半人幾乎每天登錄。
時代在進步,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玩樂游戲也個不相同,對于“90后”、“00后”這些孩子來說,網絡是他們與同齡人交流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社交網站就像之前的QQ、MSN等即時溝通工具,成為了孩子們交流的新載體。“如果哪個孩子不玩社交網站,他可能要被同學嘲笑‘OUT’(過時)了。”對此,有家長總結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玩法,“80后”一代玩弄堂游戲,丟沙包、跳皮筋,“90后”做“沙發土豆”,可以沒日沒夜看電視,而“00后”的愛好就是泡社交網站,打造自己的網絡社區。
看到孩子整日泡在網上,跟大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有的家長勒令孩子以后白天都不許上網。然而孩子卻很委屈:暑假本就是孩子們該放松玩耍的時候,每天在上面呆兩三個小時,又不是沒日沒夜地玩網絡游戲,而且這樣的新玩法很有趣,為什么就不能玩呢?
對此,許多家長表示擔心:18歲以下的青少年,大部分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較差,對社交網站這一新鮮事物是否會沉迷?社交網站會不會成為另一種網癮?家長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與相處?對于中小學生網絡“新社交”現象,作為家長該如何在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又寓教于樂呢?
這是一個網絡化時代,孩子們無法徹底與網絡隔絕,目前的中小學生群體是網絡一代,是在互聯網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一直在吸收和接受網絡新鮮事物。“社交類網站形式新穎,有游戲、信息、照片、視頻、音樂甚至3D動畫等,改變了單一的文字信息模式,很符合習慣‘讀圖’的中小學生的胃口。”聚生網管(http://www.grabsun.com/)上網行為管理軟件建議——對待社交網站僅用“堵”并不合適,關鍵是合理安排使用電腦時間。聚生網管對時間段的管理,可以有效管理孩子上網時間。家長可每周規定一定的上網時間,超過了這個時間限制,可實施斷網策略,以此建立起“上網需節制”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
同時,家長和孩子應該建立共同的語言環境,將社交網站、微博等當作親子溝通的新方式。同時,家長與孩子的網絡溝通別太“刻意”, 家長可以通過微博與孩子分享新鮮信息,通過社交網站與孩子一起建設“莊園”,也可以參與、評論孩子在網站發起的話題等,讓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無間。
當然,如果家長將孩子的暑假生活安排得豐富些,不只是彈鋼琴、學畫畫等,還可以讓他們參加夏令營、社區活動,安排周末郊游等,這樣,壓縮了孩子在網上消磨的時間,他們對于社交網站的依賴程度就會降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